第十章 垂帘惊变:龙椅下的暗流汹涌 (3/7)
nbsp; 这七个字,如同定音重锤,狠狠砸在乾清宫冰冷的金砖上,也砸在每一个朝臣的心头。空气仿佛被瞬间抽空,巨大的压力让许多人呼吸都变得困难。赫连勃这哪里是建议?分明是挟着奉先殿刺杀案的滔天威势,裹挟着满朝文武的惊惧,在进行不容置疑的逼宫!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在那层珠帘之后的身影上。皇贵妃毛草灵,这位刚刚垂帘不足一日的年轻女人,该如何应对三朝元老、顾命重臣赫连勃这雷霆万钧的一击?
毛草灵端坐于帘后,宽大的朝服袖口下,指尖冰凉。她能清晰地感受到赫连勃话语中那股沉甸甸的、不容抗拒的力量。京畿安,则天下安。冠冕堂皇,无懈可击。巴图鲁失职是事实,奉先殿的惊变更是血淋淋的铁证!她若强行保下巴图鲁,不仅会显得徇私枉法,更会坐实她识人不明、无力掌控朝局的印象,将刚刚艰难树立的一丝权威彻底葬送。
然而,若就此妥协,让赫连勃顺理成章地将他的人推上禁军统领这个掌控宫城命脉的位置……那后果,她不敢想象!先帝那“小心赫连”的血色警告,如同鬼魅般在她脑中尖啸!
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发髻间那支温润却冰凉的凤头白玉钗。钗身冰冷的触感,让她激荡的心绪强行冷静了一丝。不能硬抗。至少现在不能。赫连勃占着大义名分和滔天威势,锋芒正盛。
她缓缓抬起眼帘,隔着珠帘,目光似乎落在了赫连勃那张深不可测的脸上。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令人窒息的寂静,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上位者的探究与……冷冽的锋芒:
“赫连大人所言,拳拳为国,本宫心甚慰之。”
她先肯定了赫连勃的出发点,这是必须的姿态。紧接着,话锋陡然一转,如同冰锥破开坚冰:
“京畿安,则天下安。此言振聋发聩。然则……”她刻意顿了顿,让那无形的压力在殿中弥漫,“赫连大人以为,当下京畿,何处不安?是宫禁防务之疏漏?还是……另有隐忧,潜藏于九门之内,帝都之下?”
她的声音很轻,甚至带着一丝伤后的虚弱,但每一个字都如同淬了冰的针,精准地刺向赫连勃那看似无懈可击的提议核心!
你赫连勃口口声声说京畿不安,所以要换禁军统领。那好,除了巴图鲁的“失职”,这“不安”的根源到底是什么?仅仅是宫禁防务吗?还是你赫连勃所掌控的、或者未能掌控的、更深更暗的地方?奉先殿的刺客能混进来,仅仅是禁军的问题?内务府的腰牌监造司呢?宗人府的暗卫呢?还有那神出鬼没、至今连根毛都没抓到的“鹞鹰”组织呢?这些,难道不是“不安”?
毛草灵没有明说,但每一个在场的重臣都听懂了这弦外之音!这轻飘飘的一句反问,瞬间将赫连勃营造的、对巴图鲁的单方面讨伐,拉入了一个更庞大、更复杂、责任归属更模糊的漩涡!也巧妙地将矛头,引向了赫连勃自身所负责或者未能尽善的领域!
殿内气氛骤然变得更加诡异。原本一面倒的、对巴图鲁的指责目光,开始出现一丝游移和闪烁。张廷玉眉头紧锁,宗令拓跋宏眼神锐利如鹰,其他大臣更是屏息凝神,大气不敢出。
赫连勃那沟壑纵横的脸上,肌肉似乎极其细微地抽动了一下。浑浊的眼底,一丝极快掠过的精芒被垂下的眼睑掩盖。他显然没料到,这位年轻的皇贵妃,竟能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不仅没有慌乱失措,反而能如此犀利地反手一击,将水搅浑!
他沉默了一瞬。这一瞬,在死寂的朝堂上,显得无比漫长。
“娘娘明鉴。”赫连勃的声音依旧低沉,却少了几分刚才的咄咄逼人,多了一丝凝重,“奉先殿一案,疑云重重。刺客所用‘雪里红’奇毒,来历诡谲;其化尸手段,更是闻所未闻!此獠背后,必有庞大势力支撑,且手段阴毒,远超寻常叛逆!宫禁防务,乃明面屏障,首当其冲,自当整肃。然则,暗流汹涌,魑魅魍魉潜行,非一司一部之责,亦非一日之功可靖!”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