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回归 (2/5)
nbsp; 开始挑战前在现代生活时的记忆早就随漫长的挑战过程而模糊,如今重回现代,那些记忆竟然还清楚地储存在这具身体的大脑内。
一下子冒出来25年的信息,加上岛上的28年记忆,恍若两股势力在他脑海中激烈交战,将他的大脑搅成了一团浆糊。
……
思维虽然混乱,稍加梳理后,陈舟却还记得自己开始挑战前是在水泥厂工作。
水泥厂位于他们小镇的边缘,投资者来自南方——
这种污染严重的工厂向来不在经济发达地区建设,北方对环境污染的监管比较松懈,而且劳动力较为廉价,既能减少工人工资成本,又能恰到好处地削减一些工人福利,对投资者来说简直像是天堂。
工厂建有独立的食堂和宿舍,宿舍楼旁还有浴室。
不过工人大多来自本地,在镇上有自己的房屋,住在宿舍的工人很少,陈舟因此得到了一个单间。
水泥厂的大老板常年居住在云南,每年只会来厂里视察一两次,目前厂里的一把手就住在厂里。
作为看管维护机器的工程师,陈舟没少跟厂里的领导打交道。
平日里回转窑、球磨机的拆装、传动校准、液压润滑的维护,或是检修电机基本都有他份儿。
厂里的老师傅倒也能解决问题,但他们都已到接近退休的年纪,干起活远不像从前那样卖力了。
年轻的工程师只有他一个,且唯独他常住在宿舍里,一个电话就能找到,因此一旦机器出了故障或是水泥质量稍有变化,领导第一个想到的往往就是他。
与这不算轻松的工作量相比,缴纳五险一金后的工资只剩4000多,对在大厂工作过的他而言显得相当微薄。
若不是因为疫情,入职的南方大厂停工,家里人又担忧他的安全,常常打电话催促,陈舟无论如何都不会回到老家干这份工作。
还未经历挑战前,他只觉在厂中的每一天都分外煎熬。
现代社会给人制造的焦虑和压力无处不在,他既担忧自己离职即失业,待业状态坐吃山空,又怕辜负了家人的一番好意,在亲戚之间留下不好的名声。
北方小镇经济欠发达,除了畜牧业和没什么知名度的旅游业之外基本没有工厂,也就不存在适合他工作的岗位。
投出的简历如泥牛入海,许久得不到回复,有回复的,也推说工作经验不足,给不出令他心动的薪资。
在这种挣扎中度过近一年,现在回过头去看,陈舟觉得即使没有挑战这个契机,他也很可能在年末递上离职申请——
他毕竟还年轻,没成家的人总是没那么多牵挂的,与其在一棵树上吊死,不如回到适合他发挥的沃土。
……
当然,而今有了长达28年的另一段人生,开阔了眼界心胸,看破了世俗中许多纠葛,即使没有挑战带来的丰厚奖励,陈舟也不会在乎这份工作了。
他值得拥有更好,也值得用更多勇气去拥抱更壮阔的篇章——
不过在此之前,陈舟先要做的是站起来走两步。
忍受着头重脚轻的感觉,像个宿醉的酒鬼,他扶着床沿,摇摇晃晃地站起,刚迈开半步便一头栽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