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制糖 (2/5)
糖自由。
……
3月2日,所有被砍伐的甘蔗都送进了陈舟的小院。
为了安置它们,陈舟特意在院内搭建了一个巨大的防雨棚。
随后,声势浩大的制糖工作开始了。
……
四名较为细心的土著得到特许,进入窑洞小院,开始对甘蔗进行预处理。
他们认真地跟着星期六一步一步做,先是将甘蔗外皮削去,然后再把去皮的甘蔗切成10cm左右的小段。
随后他们会将甘蔗段儿用清水洗净,然后放进小石磨中榨汁。
整个流程非常枯燥漫长,但没有什么难度。
负责推磨的土著工作量最大,不仅要不断拿起甘蔗,还要持续推动石磨,更换接甘蔗汁的容器。
即使土著耐力出众,也经不住这种折腾。
因此每工作一个半小时,推磨土著就会轮换一次,以保证所有土著都能用体力较为充沛的状态榨取甘蔗汁。
……
土著这边削甘蔗皮,榨甘蔗汁忙的热火朝天,陈舟那边也没闲着。
他找出了当初拆掉婚纱留下的细纱布料,包在圆形金属圈边缘,做成了一张过滤网。
装满陶罐的甘蔗汁经过纱布过滤网,除去了渣滓,变得干净澄澈,紧接着就被倒入了铁锅之中。
旺盛的灶火迅速将甘蔗汁煮沸。
丰富的糖分使甘蔗汁由稀转稠,在此过程中,陈舟必须持续搅拌锅中的甘蔗汁,防止其焦糊。
铁锅漆黑的底色映衬下,只能用长勺一点点舀起甘蔗汁才能准确观察糖浆的状态。
待糖浆从最初的青绿色变为棕红,挂在长勺上滴落时拉出长长的黏丝,火候才能从大转中。
此时的糖浆已经算是半成品红糖。
按正常制造红糖的流程讲,此时应该熄灭灶火,然后快速搅拌糖浆直至其出现砂状结晶。
但陈舟这是柴火灶,不可能说灭火就灭火。
因此他只能将锅中的稠糖浆全部出,转移到旁边准备好的陶盆内,大力搅拌。
这一项工作与之前糖在锅内时的搅拌工作相仿,但因糖浆变得粘稠,搅拌起来更加吃力。
而且此次搅拌速度不能慢,慢了的话糖浆在冷却前就不能产生砂状结晶,导致这收尾工作极为耗费体力。
铁勺带动粘稠的糖浆,转的陶盆内出现了一个棕红色漩涡。
蔗糖的原香伴着未冷却糖浆的热气散发出来,扑在陈舟脸上,不用进口,就能让他感受到红糖的甜腻。
折腾了好一会儿,陈舟终于从盆中看到了一些微小的砂状结晶,顿时来了精神,攥住铁勺的手臂舞动得更加有力了。
随着砂状结晶越来越多,搅拌糖浆的阻力也变得越来越大。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