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十六章 水车磨坊 (3/5)

>    比如深潭上方,急流而下的山涧,它的流速是绝对够支撑水车工作的。

    不过陈舟最终没有选择山涧。

    一者因为山涧位于断崖之上,两旁仅有坎坷的山路可供搬运物资,交通运输并不方便。

    二者因为山涧受雨季旱季影响较大,雨季水流湍急,却容易肆虐决堤。

    一旦山上由高到低的水流量过大,就容易汇聚成洪水冲垮河道两边的一切,水车磨坊建造在这里并不安全。

    到了旱季,尤其是四月中旬到八月中旬的长旱季,山涧又会进入类似枯水期的状态,到那时,水车磨坊基本无法再发挥作用,只能用人力加工粮食。

    这两个致命缺陷使陈舟不得不放弃山涧,转而选择了更费力气的方法——人工水渠。

    ……

    在陈舟的要求下,已经有一定施工经验的土著“施工队”以极高的效率在岩河旁选定的地点挖了条有落差,足够深且宽度适中的水渠出来。

    水渠形如一个字母“C”,连接了两处岩河河道。

    挖完后,陈舟并未第一时间掘开阻隔水渠与河流之间的土壤,而是选择先搭建磨坊,组装水车。

    磨坊的基底为纯石砖加白泥,整堵石墙基底的高度超过1m,确保整个磨坊坚固耐用。

    在石墙基底上方,则由木质框架组建,最后在屋顶铺上倾斜45°的木板,用以排水。

    整个磨坊的造型较为宽阔,方方正正,简洁到简陋,看起来像个憨憨的矮胖子。

    在这个“矮胖子”的体内,便是陈舟早就锻造好零件,直到今天才得以安装的水车了。

    磨坊共分两个区域,一个是没入水渠的“水车区”,在下层。

    另一个则是利用传动装置研磨谷物的作业区,在磨坊上层。

    时间紧迫,陈舟只来得及做出了研磨面粉的磨盘,谷物脱壳还得土著用土砻慢慢加工。

    经去壳的小麦从研磨作业区上方的倾倒口放入,进入下方不停转动的磨盘内,连续研磨十几个乃至二十多个小时,便会经面粉收集槽流出,收集到事先放置好的容器内。

    水车磨坊的转速并不快,受水流力量的限制,预计每分钟只能推动磨石转15~20圈。

    但它胜在持久省心,只要河水还在流动,磨石就一直转动,经过长时间的研磨,它加工出的面粉不比人力磨制的面粉差。

    而且陈舟在设计石磨系统时,还参照中式水车磨坊,增添了调节上下磨石间隙的结构,以控制面粉的精细程度,如果想吃些粗糙一点的粮食,只需调整磨石间隙即可。

    ……

    除省力省心之外,这个重要结构全部由金属制成的水车维护也比较简单。

    每次加工完粮食后,需要清理掉磨槽之间残留的渣滓,使用一个月或两个月,要往水车轴承上涂抹些许动物油脂,防止其生锈。

    如此维护,水车便能维持正常工作状态。

    至于天长日久造成的损耗,那是不可避免的。

    一旦传动齿轮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末世降临:我靠千亿物资震惊全球 穿到古代摆地摊,全京城的人都被馋哭了 让你写歌,你吊打国学大师? 来自角落的潜伏者 幼崽摆摊卖香火饭,成警局团宠 凤掌江山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菜就多练,大师姐已经杀到上界了 致命渗透 都叛出宗门了,谁还惯着你啊
相关推荐:
让你写歌,你吊打国学大师? 契约教授,他的小青梅藏不住了 农村女婿 一百年前我死了 阴阳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