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说句公道话 (3/4)
那是多年御史生涯磨砺出的政治嗅觉。
若换作从前早该拍案而起,用这份怀疑去弹劾刑部怠政、吏部渎职。
但如今.
老人低头看了看自己浆洗得发白的督办官服,嘴角扯出一抹苦笑。
离京时看似加封实为贬谪的“扬州督办”头衔,就像一道无形的枷锁——他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政绩,而非仅凭直觉喷人。
许宣与陆耽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们都看出来了:帝都那帮人这手玩得真绝。
既用督办之职堵住傅天仇的嘴,又故意把他派到最难查的案子上。
这哪是委以重任.
最终这场谈话的氛围直接降到了冰点。
眼看气氛到这,许宣忽然轻叹一声,摆出一副仗义执言的模样:
“我说几句公道话啊——”
开始了,开始了。
大家记住,一般说公道话的人基本都不是公道的人。
“苏州案事关朝廷体面,既然朝堂诸公如此重视.”许宣眉头微蹙,作困惑状,“为何不派更专业的人来查办?”
“还能为什么~~~”陆耽下意识接话,语气竟带上了几分许宣式的促狭,“自然是朝廷信任傅大人啊。”说完才惊觉失言,慌忙低头喝茶。
傅天仇老脸一热。这记软刀子扎得他浑身不自在。
“可一年期限已过.”许宣继续补刀,脸上却写满真诚的忧虑,“这进度”
话锋突然一转:“学生突然想起一句话,用在此时此地倒是恰当。”
两人同时抬头,情绪各不相同。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许宣这句话说得轻描淡写,却像一柄软剑直刺要害。
陆耽听得暗暗点头——这话既给足了老臣体面,又点破了问题的关键。
用在此时则是说你虽然年纪大了可能还有点学问,但不擅长办事就别办了,交给能办事的人吧。
急流勇退,未必不是真丈夫。
傅天仇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但骄傲如他,又怎甘心承认自己力有不逮?
其实许宣原本想说的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这话看似是宽慰,实则就是更锋利的挑明老头这事办错了。
但考虑到对方不是坏人,往后还可能会和宁采臣打交道,说不得还有一些更深的联系,就稍微放了点水。
书房内陷入诡异的沉默。傅天仇的脸色在烛光下明灭不定,时而铁青,时而涨红。这位三朝老臣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煎熬——
是固执己见保全颜面?还是放下身段寻求转圜?
而许宣完成了这一击后就准备撤退了。
儒家的招牌为什么先是于公,后是殷大学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