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是皇帝干的! (3/4)
除。
竟然脑子一转,灵光乍现般,想到了一件……前朝旧事。
“曹髦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乃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谓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
高平陵之变后,魏国的大权已完全落在司马氏手中。
为了独揽大权,司马昭大肆屠戮曹氏宗亲,后由大将军升任相国,受封晋公,加赐九锡,步步紧逼,威压魏帝曹髦。
那个时候……曹髦和那些还忠于大魏的臣子在武力反抗之外,也曾用尽各种手段,其中就包括以‘忠孝’舆论来钳制、抨击司马氏。
毕竟,他司马家的老祖宗当年可是无数次在公开场合赌咒发誓,表示对曹魏王朝的忠心耿耿。
这些誓言,在司马氏掌权后,就成了对手攻击他们“背信弃义”、“篡逆之心”的有力武器。
当然,这招对于那时已然掌控全局的司马氏而言已经没有任何实质作用,最终曹髦还是血溅街头。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当今陛下,若是想要敲打某些不听话,或者势力过大的藩王宗室。自己不便直接出手,但通过司隶校尉或者放出些许‘忠义仁孝’的风声,在舆论上施加压力,还是很有用的。”
梁王心中很清楚一件事。
越是缺什么,就越是强调什么。
我司马家得了天下,但这‘忠义仁孝’的牌坊,总归是要想办法找补回来的,至少表面上要维持住。
所以.这手段用在自己身上还真是有用啊。
众所周知,大巫之道,沟通天地鬼神,在这个时代早已落幕失传,近乎绝迹。唯有朝廷,因为每年岁末需要举行‘大傩’仪式,驱除疫鬼,所以还一直保存着这个古老的职业体系,宫中必有传承!
“所以……”
阏伯台那突如其来、技艺精湛的大傩之舞……
洛阳骤然掀起的、直指他核心野心的舆论风波……
对方仿佛能窥伺到他暗中进行之阴谋的精准打击……
“原来……不是哪个躲在暗处的小人作祟。”
梁王得出了一个令他心惊的结论,声音低沉而冰冷:
“是‘大人’起意了啊。”
毕竟,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无缘无故的爱与恨。
本王这些年低调行事,就连搞这阴谋,也是暗搓搓地进行,不敢有丝毫张扬。
藩王本身已是爵位极品,进无可进。替天子牧守四方,并不进入中枢参与朝政,不会与朝中重臣或其他势力产生不可调和的根本矛盾、
本就不该有什么真正你死我活的敌人。
他将目光投向洛阳方向:
想到那位坐在龙椅上的兄弟,梁王眼神愈发凝重:
“那位当年继承大统的兄弟,自小便展现出文武全才,谋略极深,绝非易与之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