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二集   蜀女金陵劫 (3/14)

楼板被他踩得 “咯吱、咯吱” 作响,仿佛随时会散架。

    刘娥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泛起一阵酸楚。她想起三个月前,龚银生用攒了半年的碎银给她买的那支木簪,簪头刻着朵小小的芙蓉花 —— 那是蜀地最常见的花。那时他坐在她床边,笨拙地给她簪上,说:“娥儿,等我手艺传开了,就给你打支纯银的,不,要嵌宝石的,红的、绿的,都给你嵌上。”

    可现实是,别说宝石,就连糊口都成了难题。她下意识地摸了摸发髻里那支木簪,簪头的花纹早已被磨平,变得光滑温润,像她此刻的心境 —— 磨去了最初的憧憬,只剩沉甸甸的现实。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天边漏出半轮残月,清冷的光透过窗棂的缝隙照进来,在地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影子。龚银生的影子被拉得又细又长,映在斑驳的泥墙上,活像条困在浅滩的鱼,挣扎着却找不到出路。

    “娥儿。”

    龚银生忽然停下脚步,转身看向刘娥。他的眼睛在暗处亮得惊人,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我们走,离开蜀地。”

    刘娥猛地抬头,眸中闪过一丝错愕,随即化为深深的疑惑:“走?去哪里?”

    “向东去,顺着长江往下走。” 龚银生走到窗边,推开那条裂了缝的木窗。夜风带着江水的潮气涌进来,吹得油灯的火苗一阵晃动。“我打银时听南来的客商说,江南富庶,金陵城更是天子脚下(注:此时金陵非都城,但为江南重镇,民间常有此说),那里的人爱听小曲,也舍得花钱。你这嗓子,在这穷乡僻壤是埋没了。”

    他的手指在窗台上轻轻敲击着,节奏越来越快,像是在计算着前路的利弊。“树挪死,人挪活。咱在这儿守着这破摊子,迟早是饿死的命。不如去闯闯,就算讨饭,江南的米也比蜀地的白些。”

    刘娥望着他被月光照亮的侧脸,那张平日里总带着倦容的脸上,此刻竟泛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光彩。她知道,这个男人不是在说胡话,他是真的被逼到了绝境。

    她沉默了许久,久到龚银生的眼神开始变得不安,才缓缓开口:“你想好了?”

    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像是在确认一件早已注定的事。

    龚银生几步跨到她面前,握住她的手。他的掌心粗糙却温暖,指尖还残留着银屑的凉意。“想好了。明日我就把这工具箱当了,换些盘缠。我们坐船去,顺江而下,省些力气。” 他顿了顿,凑近她耳边,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丝近乎虔诚的期待,“我总觉得,你不该一辈子困在这华阳镇。你的嗓子,该让更多人听见。”

    那一晚,两人都没合眼。

    他们借着油灯的微光,清点着家里的家当。龚银生的一套银匠工具 —— 那是他吃饭的本事;刘娥的几件旧衣裳,还有那件她最珍爱的、虽然打了补丁却洗得干净的夹袄;墙角那只缺了口的陶罐里,装着的二十七枚铜钱。

    这点东西,用块粗布一包就收掇干净了,倒像是他们本就不属于这里,随时可以拔脚就走。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刘娥忽然开口,声音带着彻夜未眠的沙哑:“我想去看看锦江。”

    龚银生愣了愣,随即点头,眼底闪过一丝温柔:“好,我们去看看锦江。”

    第三场

    外景。锦江码头 - 晨

    锦江码头的晨雾还没散,像一层薄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从知否知否开始的综影签到人生 穿成农门恶婆婆,我成全家顶梁柱 末日尸王:从囤积亿万血肉开始 震惊!四十才发现自己是天籁之音 末世:无敌从废土娶妻开始 让你垂钓诸天,你专钓仙子上门? 被渣男甩后,我闪婚嫁给首富 都献祭速通了,谁还苦修功法啊 偷揽昼春 我的民宿,三界团宠
相关推荐:
从知否知否开始的综影签到人生 穿成农门恶婆婆,我成全家顶梁柱 被渣男甩后,我闪婚嫁给首富 偷揽昼春 我的民宿,三界团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