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算法、核聚变、智能时代 (3/11)
> “老爸你看看,这上面的论文是不是弟弟写的?他什么时候这么有物理天赋了?”
陈曦满脸的不可思议和惊讶,不明白跟自己一样大的弟弟陈安,怎么突然一声不吭地发表了好几篇物理论文呢?
如果不是今天她在香饵胡同算法培训班上课时,碰巧有学生提问这件事,她还不知道呢。
明明两姐弟是龙凤胎,大家都是一样大,学习时间都是差不多的。
从小到大,都是陈曦压着陈安一头,却是没有想到,陈安这个弟弟,居然还藏了一手。
“哦,我看看。”陈国华不动声色地接过刊物杂志,心里却是已经笑开了。
家里的四个孩子,都有暗暗较劲儿,经常在餐桌上聊着聊着家常就聊到了学术问题上面。
特别是在陈伟和陈思两兄妹拿到了菲尔兹奖之后,这种较劲儿的风气就更甚了。
有些时候,陈策这个小家伙可能会开口捣乱,但都会被陶紫或者陈伟给强势镇压了。
甚至是连平时非常疼爱他的太爷爷陈恭禄,也都会镇压住陈策,让他父亲、姑姑、叔叔他们继续聊那些学术问题。
杂志上面的论文是物理学界最为热闹的问题:质子的寿命是多久?又该如何理解它?
在七十年代之前,全球科学界都一致认为,质子和中子是不一样的,觉得它们永远不会再分裂,成为更小的颗粒,并且曾经将这一认识当做真理。
到了七十年代,理论物理学家们发现,他们提出的各种也许会成为‘大一统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质子一定不是问道的,只要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在非常偶然的情况下,它们还是会出现分裂现象。
但是,如果想要观察到这一分裂现象,那么就必须得想办法捕捉到处于死去过程中的质子。
从七十年代到现如今的一九八四年,全球物理学界讨论得最多的问题之一便是关于这个质子寿命的问题。
而陈安的论文就是关于这个问题的延伸和理论计算。
看着上面庞大数量的计算,陈国华眨眨眼:这臭小子还真是有点道行啊,总算是没给他这个当父亲的丢人。
其实陈安的数学天赋并不差,只不过被他的哥哥姐姐们掩盖了光芒。
大家都没想到,他会另辟蹊径,想到了在物理这个赛道寻求突破。
“曦曦,你可能不是很懂这个物理问题,我先验算一下,跟你妈妈说,晚饭不用给我留了”
冲女儿陈曦说了一句,陈国华就拿着杂志转身进了书房。
小儿子陈安一声不吭搞出来的论文,确实是让陈国华十分意外。
这样的物理问题,在陈国华看来,确实是足够惊艳的。
“啊?”陈曦瞪大眼睛,看着自己的父亲就这么把书房门给关上了。
不是,那篇论文真的有这么厉害么?
对于物理层面的认知,陈曦也是很强的,但水平大概就是在普通物理博士罢了。
很快,家里人全都回来了。
得知陈国华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