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抄底、大会、美酒(求月票) (7/11)
>
丘成桐是一九四九年出生在潮汕那边,老家是梅州蕉岭的,并且在同年就跟他家人移居了港岛。
所以陈国华这么说,当然没什么问题。
听到如此纯正的粤语,丘成桐更加高兴了。
华哥是不敢喊的,丘成桐直接喊华爷,顿时让陈国华哭笑不得了起来。
根据原时空的历史,丘成桐是到了一九九零年的时候,才正式加入北美,这个时候还不是北美人。
因此,陈国华今天主动跟盖尔范德他们这些人交流,其实就是为了丘成桐他们这些年轻学者。
尽管现如今的京城高等科学研究院已经算得上是人才济济,但没人会嫌弃再多一些人才的呀。
何况,丘成桐也好,格里戈里佩雷尔曼等人也罢,那都是后世赫赫有名的数学家。
将这些人留在京城,总比让他们跑去北美或者其他地方,帮助其他国家培养人才吧?
对于丘成桐的刻意讨好,陈国华可以理解对方的心情。
因为按照原时空的历史,丘成桐将会在今年拿到菲尔兹奖,可惜他现如今也只能够继续等了。
这个时空已经跟原时空有了很大不同,陈伟和陈思这两人也是本届菲尔兹奖的大热门。
并且他们两兄妹还是陈国华的孩子,他们获得菲尔兹奖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除了丘成桐、陈伟和陈思他们三人之外,还有尼伦伯格、瑟斯顿、阿拉基等人都是本届菲尔兹奖大热门。
更何况,陈国华也同样有可能获得一个大奖,主要是因为他已经证明了霍奇猜想。
就算不是霍奇猜想,陈国华前几年发表的论文,这些数学成果也同样十分伟大。
数学是纯粹的,很多数学家也同样这般纯粹。
所以面对这些数学成果的时候,国际数学家大会委员会的那些人,都会大公无私。
最为重要的是,现如今的全球数学界,能够跟陈国华相提并论的数学家,一个都没有。
特别是陈国华今年也才四十一岁,正值壮年,甚至还有可能在数学领域上,更进一步。
面对这样的大佬,丘成桐不管再怎么尊敬,那都是很正常的事儿。
闲聊两句,陈国华就邀请对方来北大教书了。
丘成桐错愕了一下,随即表示他会考虑考虑。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儿,又岂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
对方一直在港岛上学,后来直接前往北美留学,博士毕业后就留在北美那边教书了。
因此,陈国华想要邀请对方留在京城,难度系数还是蛮高的。
其实,如果陈国华在一九七八年的时候,去参加了当时在芬兰赫尔辛基那边举办的国际数学家大会,那么还真有可能在当时就把丘成桐给拐回京城了。
只因为当时的丘成桐被邀请在大会上演讲。
“没问题,反正北大的校门,永远对你开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