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孩子和论文 (8/11)
; 对于周炜良来说,他知道自己就是处在这样的一个黄金时代,他很高兴,也很乐意去推动数学的发展。
在他退休之前,他毕生所有精力都奉献给了代数几何的研究,也是二十世纪代数几何学领域的重要数学家之一。
众所周知,代数几何学是解析几何的深入和发展,它的研究对象是高次元代数方程或代数方程组的解集,即系数在某领域k内的n元多项式
也就是代数簇,最简单的代数簇就是平面曲线。
椭圆函数、椭圆积分、阿贝尔积分等都与平面曲线有关,复变量的代数函数论及黎曼曲面论进一步推动了现代代数几何学的发展。
而陈思的这篇论文则是数学物理的代数问题,其中又涉及到了霍普夫代数。
霍普夫代数是一类双代数,亦即具有相容的结合代数与余代数结构的向量空间,配上一个对极映射,后者推广了群上的逆元运算。
因此,让周炜良帮忙审核一下陈思这篇论文,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其实类似周炜良这样的人才,陈国华不止一次邀请对方回国。
但对方似乎铁了心要留在北美,陈国华也只好任由对方了。
当然,周炜良这人都已经退休了,也快七十岁的老人了,确实不适合再折腾了。
相比较之下,陈省身还是比较能折腾的,而且他也比较长寿一些,因此陈国华也在积极邀请对方回国教学。
陈省身和周炜良都是同龄人,同一年出生,是同时代的人物。
只不过周炜良才十三岁就已经跟随他父亲周美权前往北美留学了,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更重一些。
也因此,陈省身都还更认同自己华人的身份,反倒是周炜良没那么认同。
除了周炜良在审核陈思的论文之外,还有陈省身、列夫庞特里亚金、安德烈韦伊、保罗寇恩等人。
便是京城这边,格罗滕迪克他们也第一时间拿到了陈思的论文。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陈思的论文就发表了。
这个审核效率还是很高的。
没办法,谁让她父亲是陈国华呢?
尽管陈国华没有开口,但整个数学界都十分乐意给她开后门,优先审核她的论文。
论文是非常不错的,这个科研成果也有不小的影响力。
如果她在未来两年时间里,在数学领域内作出更大的突破,或许她有可能拿到一九八二年的菲尔兹奖。
京城,因为陈思的这篇论文,她的名字开始频繁出现在各大学数学系、中科院、京城高等科学研究院、振华研究所等机构当中。
“不愧是主任的女儿,太厉害了,我记得陈伟好像也发表了论文吧?不过好像跟他妹妹差了一点.”
“陈教授不仅是能够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得十分完美,就连孩子的教育工作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典范呀”
“大家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为什么差距就这么大呢?到底是输在了哪里?”
不管是北大还是振华研究所,认识陈国华的人,都在议论这件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