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我读书少,不要骗我! (8/11)
p;特别是在过去二三十年时间里,燕郊附近的很多山地里的植被已经好了不少,所以不少京城市民又瞄准了这些木材,开始了砍伐。
木材砍伐是很多农民刻在骨子里的基因,毕竟这玩意儿只需要一把刀就可以了。
而煤气罐和煤球,那都是需要钱来购买的。
对于很多农民来说,只要是花钱的事儿,那就是大事儿,能够使用劳动替代,绝对不会乱花钱。
这就是后世很多农民,明明已经被子女接到大城市居住了,但在宽敞明亮的大城市房子里,他们却是很不习惯,一天到晚都在发呆没什么精气神儿。
只有回到农村的时候,走路都带风,笑容满面,就算有干不完的农活:喂猪、砍柴、煮猪食等等,但他们都心甘情愿,发自内心的欢喜。
在原时空的历史上,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煤气罐也在全国的城市当中普及了起来。
而在这个时空,则是普及得更早更快。
毕竟这个时空跟原时空有很大不同。
“领导,您大概率是忘记了吧,在一九六一年的时候,我们振华研究所就发生过闪爆,当时的煤气瓶爆炸威力可是不小.”
顿了顿,陈国华接着说道:
“使用煤气罐改造之后的大炮,一般家用十升装煤气罐的爆炸威力就相当于一百五十公斤的TNT炸药,也相当于三千颗手雷”
“如果领导您不信的话,只需要等半天时间,很快就可以改装好了,到时候测试一下煤气罐大炮的威力就可以了.”
见陈国华如此自信,张继汉顿时咽了咽口水,干巴巴地应了一声。
好家伙,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这个煤气罐大炮绝对是大威力武器呀,卖它个两万美元,不过分吧?
于是,接下来,陈国华和张继汉两人离开了办公室,直奔郊外的基地。
很多八级工人、军工企业的研究员、煤气罐工厂的书记等全都来了,完全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居然聚在基地这边,大家内心都泛起了嘀咕:啥情况?
结果,工人们都拿到了陈国华发下来的图纸,被要求按照图纸进行打造。
大炮的所有器材零配件都是现成的,直接就地取材。
至于说加工需要用到的车床等工具,同样不需要担忧,基地这边就有不少,随随便便就能筹齐一整套工业加工车床。
这一点,还得感谢陈国华,如果不是他竭力推动振华研究所搞机床研发,加上华润公司出口赚回来那么多外汇,否则的话,现在的基地里根本不可能有那么多且齐全的工业车床设备。
几乎全国各地方的基地,都有不少这样的全套车床,一是业务需要,二是保留火种。
如果其他地方的全套工业设备被毁,那么其他地方的车床也能够保留下来。
这就是历史经验总结了。
不到半天的功夫,一款奇怪改装的煤气罐大炮新鲜出炉。
陈国华没整那么多花里胡哨的现代化科技,而是让它保留那种二战风格。
所以,测试之前,张继汉还是有些疑虑:就这样的玩意儿,真的能够摧毁一栋完整的居民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