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亲子鉴定和保护费 (2/11)
p; 其他看热闹的村民却是伸长了脖子看好戏。
“这个葛勤俭怕是要遭殃了,上面有领导来视察了,嘿嘿,让他平日里嘚瑟?活该!”
“谁说不是呢?以为当上猪场养殖员之后就有多了不起?呸,现世报来了吧?”
“这四头种猪要是死了的话,葛勤俭怕是要去劳改呀,就不知道他那几个孩子怎么办.”
村民们议论纷纷,幸灾乐祸的人居多。
北方的村,都是杂居,一个村出现几十上百个姓都不出奇。
就算是南方的小村落,同一个姓,同一个祖宗,平时也没少打架、打出脑浆的也有不少,何况是北方这样的异姓杂居的村落?
上辈子的时候,陈国华还记得他在读初中的时候,在八九月份的时候,南方雨水不太充足的季节,就会经常出现抢水的事儿。
有一次,因为争夺水资源,陈国华就跟同村的一位妇女,他是叫七嫂的妇女,直接在田间地头干架。
那个时候,根本没有所谓的轮流用水,因为大家还没那么讲道理,都是谁先到谁先获得水资源。
干旱季节,就连小溪里的水都少了很多。
从上游高地小水渠流过来的水,本来就很少。
而陈国华家的田地,还是在一个小土包开垦出来的,因为这个小土包都是石头,是陈国华一家人花了大半年时间,将里面大大小小的石头全部搬空,又从其他地方挑来不少泥土,这才有了这么一块一分多一点的水田。
在八九十年代的水田,别说是一分田了,就算是仅有零点几分的田,那也是被争相抢夺的对象。
就连海拔上百米近六十度的高山斜坡,也都被开发出来种植竹林、沃柑、红瓜子等农作物。
那个时候,为了提高收入,南方的农民都是手段齐出,别管有多么荒凉偏远的地方,都会被开发出来。
所以那个时候,根本没有所谓的农闲时节,一年到头都是农忙。
连春节也仅仅只是从大年三十到年初二,初三就要开始干农活了。
上辈子的陈国华,他的童年就是这么过来的,对争夺水资源这样的事情,早已深入骨髓。
不管南北方,农村地区出现千奇百怪的事儿,还少么?
陈国华最记得一句话,说是人性最大弱点,就是恨你有、笑你无,嫌你穷、怕你富!
“都干嘛呢?不用干活了么?”
张文清看到这么多聚在一起,脸色顿时就黑了下来。
一旁的陈国华面带微笑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并没有吱声。
下一刻,葛勤俭却是一个箭步来到陈国华他们几人面前,啪地一下跪了下来,嚎啕大哭。
“领导,我冤枉啊,求求你们救救我”
刚才村民们的议论声,葛勤俭当然听到了。
由于害怕被拉去劳改,葛勤俭只能够抓住眼前的救命稻草,不愿意放手。
张文清看到这一幕,却是更加愤怒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