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试车、漏油、抵京(加更求月票) (8/11)
试工作,仅仅只是整机试车罢了,并且这个整机试车工作,也仅仅只有五百个小时的时间。
目前的试车工作时间,主流都是一百个小时,陈国华给出五百个小时,其实已经足够了。
而材料试验和部件试验,从它们被制造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进行了。
为什么振华研究所的钱烧得那么快?
这些试验就是烧钱的一部分,也是航空发动机研制过程中最为耗费时间的试验工作。
而整个试车工作,其实是包含地面试验、高空模拟试验和飞行试验这三部分组成。
这三部分试验工作,都有不同的测试台,模拟不同的高空环境、飞行条件等等,是整个试车工作当中最为复杂的一部分。
只有通过这样的测试之后,这台发动机才能算是合格的发动机。
“戴教授,接下来的测试工作就交给你们了,我希望这台发动机能够顺顺利利地通过试车测试”
陈国华准备撤退了,毕竟他的时间不可能一直浪费在发动机的试车工作当中。
振华研究所那边还有很多工作等着他呢,如果让他一个月都待在基地里,陈国华自己是可以适应得了,但振华研究所那边怕不是得要爆炸。
“好,陈主任,我保证完成任务。”
戴希璋严肃地点头,像是接受什么崇高任务一样,表情十分认真。
陈国华嗯了一下,道:
“我们这台发动机跟普通的喷气发动机有很大区别,因此在试车过程中,特别是高空试验和飞行试验这两大项目,更要严格管控,做好相对应的准备.”
“之前我们培训的那些后勤技术员,也要让他们参与进来,让他们能够更加快速地熟悉起来”
如此婆婆妈妈的叮嘱,多少不像是陈国华的风格,但他不太想在后续的时间被喊过来基地这边。
甚至,如果戴希璋他们不能够在一个月内完成试车工作,那陈国华到时候还得亲自跑一趟,可就太丢人了。
反正不管如何,现在做好安排,把所谓的‘锦囊妙计’都交给戴希璋,那么一切都好办。
再不济,到时候真的出了什么问题,也可以通过视频通话来解决,犯不着陈国华跑来跑去。
至于说要让那些培养了四个月的高中生们也加入进来,道理很简单,理论学习远不如实践。
只有实践,才能够让这些预备役后勤人员快速成长起来。
从二月份开始,陈国华就已经招募了一万名高中生和五百名大学生,他们都是后续战斗机和轰炸机的后勤人员。
如果他们不懂技术的话,那么毫无疑问,生产出来的战斗机,也将失去强大的后勤保障。
内地疆域那么大,战斗机也好,轰炸机也罢,肯定不会只待在某一个地方。
那么遍布全国各地的航空后勤保障中心,就是陈国华给战斗机、轰炸机、侦察机等飞机添加的第二道保险杠。
尽管这些匆忙被赶鸭子上架的高中生、大学生们,可能在最开始阶段,未必可以做的很好。
但陈国华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