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试车、漏油、抵京(加更求月票) (2/11)
> 因此,最好的办法,其实还是改版一些技术相对次一点的声呐警报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防止这种事的再次发生。
对于陈国华来说,这些都是挺简单的事儿。
“对了,还有另外一种办法.”
听到陈国华的话,邱宗岳惊喜地张大了嘴巴,眼巴巴地看着前者。
真不愧是宝藏天才,应对这样的事儿,陈国华居然有两种解决办法?
“不管是深水炸弹还是鱼雷,他们提前埋伏的话,肯定不是通过计时器这样的东西来进行引爆的,绝对是通过信号”
陈国华侃侃而谈,邱宗岳则是不停地点头。
因为无线电技术的广泛应用,类似鱼雷这样的大杀器,陈国华觉得,直接拿出信号屏蔽器,就足以让水底下的那些深水炸弹或者鱼雷完全失效。
原时空的历史上,针对这样的鱼雷袭击,很多国家直接在军舰舰艏上装有两具深弹发射器。
深水炸弹反鱼雷并不是靠深弹摧毁鱼雷的,那概率太小了。
这玩意儿最主要的应用原理是利用深水炸弹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可以让爆炸周围一百米范围内鱼雷的电子元器件失灵。
此原理跟陈国华提及的信号屏蔽器是差不多的道理。
毕竟商船的吃水水深也就是五六米,不会非常夸张。
因此,在这样的范围内,完全还在信号屏蔽器的范围内。
只要让敌方的鱼雷或者深水炸弹失灵,那就不需要担心其他了。
相比被动声呐警报系统,信号屏蔽器的造价可就少了很多,也能够节约不少成本。
而且技术泄露的风险也降低了很多。
具体如何,陈国华就不替别人选择了。
反正具体如何应用,由那些专门搞军事的人来处理。
陈国华能够做到的事儿,那就是提供相对应的技术设备,为部队保驾护航。
时间又过去两天,发动机试车前的最后一次检查工作完成了,今天终于可以开始首次试车了。
“陈主任,我们一定可以成功的,对吧?”
发动机远处,戴希璋紧张地盯着发动机,突然看向旁边的陈国华问道。
后者点点头,轻声说道:
“肯定没有任何问题,戴教授你就放心吧”
“对对对,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边儿上的黎明发动机制造厂一把手苏学武也跟着附和了一句。
孟德海、安闻川、刘晋年他们几人则是看了一眼,却没有吱声。
不过,从刘晋年、唐振恒、朱凡昌他们几人的表情不难看出,此时的他们,也同样非常紧张。
原因也十分简单,此前他们仿制涡喷-6发动机的时候,前前后后都花费了六七年的时间,结果到现在都还没通过试车工作。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