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一朝天子一朝臣 (9/12)
r /> 月产量达到三十万台计算器的妖零零工厂,华润公司是生产了多少台就出货多少台。
所以,在这样的攻势之下,莫斯科的半导体厂也好,北美的IBM公司也罢,他们的计算器都节节败退。
最先退出市场的就是莫斯科。
没办法,五九九美金的售价,已经跌破了他们的成本价。
IBM公司还能够支撑一段时间,因为他们的成本价是三百一十美金。
但是小沃森也知道计算器市场的暗流涌动,所以逼迫温克尔曼等管理费,抓紧时间想办法,降低成本。
然而成本这些东西,基本上是固定的。
比如三台光刻机,这里的成本就是九千万美金了。
还有芯片工程师,小沃森在面对名单的时候,也是无处下手。
他们还想通过裁员的方式,以此来降低成本。
“德州仪器公司那边有一位生产主管,非常牛逼,要不我们可以考虑挖过来.”
就在这个时候,销售部门经理梅斯菲尔德如是建议道:
“据我所知,之前的芯片生产工厂,张忠谋此人就在短短小半年的时间里,将德州仪器工厂的生产效率提升了百分之二十.”
“也因此,张忠谋此人被提拔成为了公司生产部门的经理.”
“最近这段时间,张忠谋提出了一个十分有意思的想法,却没有得到高层的同意,如果我们这个时候抛出橄榄枝,说不定他有可能会跳槽.”
小沃森闻言,直接大手一挥,给我挖回来!
伴随着小沃森的话,一时间,北美的半导体行业、计算机行业等顶尖人才,都收到了IBM公司的信件。
甚至很多人才都是梅斯菲尔德亲自出马去说服对方来加盟IBM公司的。
很明显,面对高薪诱惑,以及在德州仪器公司的不受重视,张忠谋跳槽了。
如果陈国华知道此事,多多少少会大吃一惊。
众所周不知,张忠谋此人的能力还是非常强大的。
原时空的历史上,此人是一直待在德州仪器公司,直到他自己感觉没什么意思了,辞职在家待业。
因为那个时候他想要搞一个专门从事芯片代工厂的大事儿。
张忠谋的想法很简单,芯片制造跟芯片设计,就类似印刷厂和写文章一样,这是两码事儿。
他想要建一个芯片代工,就类似印刷厂,把很多作者写好的文章拿过来印刷厂,直接印刷就好了。
这就是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
可这个想法,跟当时的主流完全不同。
如果张忠谋想要做到这件事,除非他是德州仪器公司的CEO,可是很明显,他在竞争中败给了其他人。
其实他本身的肤色已经决定了他不可能是首席执行官。
因此,张忠谋就有些郁郁寡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