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计划和办法(求月票) (7/12)
策略做准备了。
正好顺应这波降价策略,大力发展京城这边的制造业。
甚至,如果不是为了方便管理和技术指导,陈国华其实倒是觉得把妖零零工厂搬迁去白云城,反倒更好。
白云城靠近港岛,出货速度还能更快一些。
只不过,白云城的半导体产业,几乎是没有的,跑去那么远的地方,倒是需要技术指导的时候,也很麻烦。
暂时先等等,到时候可以把部分上游或者工艺简单的零部件转移到白云城那边。
之所以这样规划,陈国华当然也知道,妖零零工厂的工人,太多了。
是的,太多了。
月产量三十万台计算器,就算一名工人生产两台计算器,那也需要十五万名工人啊。
当然了,妖零零工厂目前仅仅只是突破一万人,距离十五万还有很长的距离。
不过上游的芯片等零部件工厂,加上下游的运输工人等等,因为华悦计算器这台设备而忙碌的工人,绝对是超过两万人。
一台华悦计算器所蕴含的技术并不算很多,零部件却是不少。
特别是芯片、控制器等零部件,这些才是技术重点。
妖零零工厂工人破万,妖零妖工厂的工人也招聘了快五千人,这就是一个相对庞大的工厂集群了。
背后牵扯到了一万五千个家庭,涉及到了大几万人口呢。
并且,陈国华可以预计,今年内,这个产业集群还会继续扩大。
意味着需要养活这些人,陈国华需要更加小心谨慎。
他不可能像前年,直接裁员两千多万人。
今年是六二年,距离西伯利亚冷风过境还有四年左右的时间。
搞一个南北两大产业集群,到时候他身上的免死金牌,更多。
任谁想要动他,都要考虑清楚:能不能担负得起责任!
当然,陈国华觉得,现如今四大项目同时启动,尽管有主次之分,但已经跟原时空有了很大不同。
或许那位想要搞外科手术的勃列日涅夫,会提前针对东方,搞一些小动作也不一定。
勃列日涅夫跟赫鲁不同的是,后者只会耍嘴炮,而且十分软弱。
但勃列日涅夫却不同,说动刀子,那踏马是真的会马上行动。
反正,在陈国华看来,往后的历史,大方向肯定不会变,但诡异的局势,绝对不会少。
毕竟华润公司出售了上百万台计算器和大几千万片尿不湿,撬动了几十亿美金的大市场。
在如今这个时代,很多国家的全年国民生产总值也才几百亿美金的时候,几十亿美金的大市场,足以让很多人疯狂了。
因此,历史在这里拐弯,很正常。
“而且领导,您估计忘记了,计算器什么时候降价,可是我们自己说了算,由我们掌握主动权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