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计划和办法(求月票) (5/12)
bsp; 原时空的历史上,直到一九六三年,也就是明年的科隆博览会上面展示了一款自动聚焦照相机。
直到这一刻,自动对焦的技术概念才第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然而这也是只是理论层面罢了,直到一九七五年,北美亨尼威尔公司推出了第一款可以用于相机系统的自动聚焦系统,自动对焦才开始真正登上相机舞台。
但如今在这个时空,振华研究所已经率先突破了。
对焦技术的第一个难题是在于如何解决对焦检测问题。
也就是如何从人为判定相机对焦成功,变成相机自动识别对焦成功。
在原时空历史上,自动对焦系统刚开始大规模应用于民用相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
当时的对焦系统分为两类系统,主动对焦检测和被动对焦检测。
所谓主动检测,就是相机本身发出超声波或者红外线等等,通过物理方式进行测距,类似于雷达。
相机内置信号发生设备,发出声波或者红外线,然后接受物体反射的信号,来检测相机距离被测物体的距离,从而依靠测定的距离进行自动对焦。
而被动对焦检测则是后世相机的对焦方式,也是振华研究所现如今突破的技术。
说白了就是依靠镜头收集物体反射的光线信息,然后通过相机对物体的光线信息进行判定,从而判断是否合焦。
同时,被动对焦检测还分为对比度检测和相位检测这两种形式。
众所周知,对焦系统非常复杂,是相机技术含量最高的组件之一。
在后世时空,对焦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数码相机、智能手机、摄像机、近焦镜头、工业自动化、医学影像等众多领域当中。
并且在这些领域当中,对焦技术还会更进一步细分出更多更精准的技术。
例如,基于数字图像的对焦技术,主要分为离焦深度法和对焦深度法两大类。
正是因为技术难度很大,深耕细分技术多,所以能够在这个时候突破对焦技术,陈国华还是非常开心的。
按照振华研究所的惯例,当然是少不了奖励。
当陈国华忙活完这些的时候,邱宗岳也找了过来。
“领导,您来了正好,我给您说一下,我们实验室刚刚已经突破了自动对焦技术.”
“好好好,又突破了一项技术,不错”
相对于陈国华的热情,邱宗岳却有些敷衍。
没办法啊,他现在有急事,何况他对这些技术也不是很了解啊。
跟他聊这些什么自动对焦技术,这不是对牛弹琴,是什么?
陈国华看到对方的表情,便知道自己的媚眼抛给了瞎子,纯粹是白费力气!
既然这样,那就作罢,问问领导到底有什么事儿。
不过,邱宗岳表示要回办公室去聊。
于是两人来到了办公室,坐下来之后就可以聊正事。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