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两位客人(求月票) (11/12)
到时候说什么都晚了。
柳冠中听到对方的话,心中暗喜。
“原油是好东西,我们当然很喜欢,只不过我们暂时的需求并不大”
泰奥菲勒闻言,一阵失望。
但还是很有耐心地跟对方交谈。
过了半小时之后,双方终于是短暂地达成了一致协议。
或者说是柳冠中半推半就地‘收’了这份合同。
此时的原油价格,其实是非常非常低的,仅仅只是两点八美元一桶罢了。
按照当前全世界对原油的需求,原油价格不应该这么低才对。
可事实上,就是这么低。
没办法,北美是坐在汽车上的国家,人家对石油的需求,位居全世界第一。
除了煤炭之外,石油就是他们最离不开的能源了。
所以,雪佛龙、德士古、埃克森公司和美孚公司等公司在掌控阿美石油公司之后,当然是大力开采原油。
一九六零年是六千万吨的产量,去年却是增长到了六千五百万吨的产量。
几乎是每年以五百万吨的产量在暴增。
这背后都揭露了一个北美迫切需要更多能源的事实。
资本家需要赚更多的钱,需要在手中拥有定价权、原油产量等权力的情况下,尽量地捞钱。
所以泰奥菲勒跟华润公司的柳冠中草签了一份协议。
每月出售五十万桶原油,大概是六点五万吨原油。
按照两点八美元一桶原油的价格来计算,那么每月华润公司需要支付的金额便是一百四十万美金。
泰奥菲勒倒是还希望可以出售更多的原油。
然而柳冠中怎么可能会同意呢?
话说京城不是很迫切需要原油等物资么?怎么不愿意多采购一些呢?
呵呵,这里面就跟前年采购粮食,是一个道理。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如果从美孚公司这边采购的原油就超过了很大的定量,到时候对方涨价,岂不是非常为难?
反之,如果是多个渠道进口原油,比如从枫叶国、澳洲等不同地区进口原油,那么即便未来有一方突然提高价格。
或者说突然有一方不再履行合同,那么华润公司也不至于那么被动。
前两年,华润公司采购粮食的时候,是为了避免一次性采购太多的粮食,导致让人发现华润公司缺粮的事实。
一旦被人知道的话,那么别人就有可能趁机涨价了。
也因此,陈国华的建议当中,便是囊括了这一点。
多渠道采购,而不是单一渠道。
“那么,预祝我们合作愉快?”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