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拒绝参加!(求月票) (5/12)
;对于埃尔德什这位努力追求数学真理的人来说,那么这样的机会,他是不可能错过的。
既然如此,对方如果离开内地之后,不再回来了,那该怎么办?
这并不是没有可能,而是很大概率会发生这样的事儿。
也因此,陈国华此时在想,该不该解决掉黎曼假设的第二个小问题呢?
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勾住埃尔德什,让对方在离开京城之后,还会想着再回来。
办公室内,众人看到陈国华进来,顿时欢呼不已。
瓦尼奥可更是激动地上前,想要给陈国华一个大大的拥抱。
可惜,陈国华只是伸出手,跟对方握握手罢了。
讲真的,从五九年九月份到现在的六二年三月份,已经过去一年半的时间了,结果瓦尼奥可居然还没放弃。
只能说她是真的能忍。
陈恕行、姜伯驹、白荣根他们也同样很开心,心说今天陈教授应该会多留一会儿了吧?
还别说,今天的陈国华,确实是这样打算的。
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即,陈国华不可能去领菲尔兹奖,但他可以让埃尔德什帮忙领奖。
所以,这个时候,跟对方多聊一会儿,临时抱佛脚也好,反正就是加深一下跟对方的友情。
简单交流了一下黎曼假设的计算证明过程,埃尔德什便主动放弃,聊起了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事儿。
“我可能不过去了,斯德哥尔摩还是太远了.”
听到陈国华的话,埃尔德什顿时很是失望:
“要不你跟你们国家申请一下?要知道,这可是非常难得的机会,我听说今年很有可能会有好几千人前往那边参加大会”
事实上,不需要埃尔德什说,陈国华也知道。
现如今跟原时空的时代背景,稍微有点不同。
可即便如此,不可否认的一件事,那便是莫斯科跟北美、欧洲等地区的关系,缓和了不少。
唯独东方,稍微有点不同。
在肯尼迪看来,东方就是墙头草,可他也很想跟墙头草做朋友。
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那么前往斯德哥尔摩参加大会的数学家,绝对不在少数。
按照原时空的历史,到会的人数突破三千人,比一九五八年的一千六百五十八人,整整多了两倍。
往前的两届,五零年和五四年这两届大会,也都是一千六上下。
只有六二年这一届,才是人数最多的一届。
“埃尔德什,这肯定是不行的。”
陈国华冲对方摇摇头,接着说道:
“如果可能的话,我当然想要参加这次的大会,但你知道的,我不可能去,除了我们国家不允许之外,我估计我这次去了,肯定就回不来了.”
具体是为什么回不来,埃尔德什想必深有体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