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228章,可视电话(求月票) (9/12)

    尽管画面只有几英寸,同时还是黑白画面,刷新率也是够呛,按照后世的话来说那就是卡成PPT了。

    但在当时来说,依然惊煞众人。

    这套技术虽然试验成功了,但这套系统没有公开发售。

    因为需要专门架线路,距离一远,经费在燃烧,再加上机器本身造价和维护成本。

    除了北美政府,估计没哪个冤大头用得起。

    又过了几年,改良版出现,不仅机身大大简化,而且线路改为走普通电话线,一下子又解决了距离和经费不可兼得的问题。

    可以让普通人进行面对面通话,赚点外快,补充实验室的支出。

    这在当时也是非常新潮的一种电话通信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拿起固定电话,看着传输回来的电视画面进行通话。

    只不过,电视画面是类似电视机的那种采访画面,会有延时,画面也很卡。

    也就是说,双方对话的时候,画面并不是实时更新的。

    饶是如此,在当时也流行了好几年,让贝尔电话公司赚了不少钱。

    而且这个可视电话的概念,在当时已经流行在不少艺术作品当中。

    比如一九三六年卓别林拍的科幻电影《摩登时代》里,躲在厕所里抽烟摸鱼的工人被身后屏幕的老板当场吓尿。

    在一九三六年的时候,欧洲这边的柏林,也开始搞可视电话。

    他们的邮电部门拉了一条专线,从柏林到汉堡。

    这是全球首个公共场所双向视频的可视电话。

    配置也十分豪华,支持25帧每秒,屏幕也很大,有十三寸左右。

    在当时,这样的商业运营,前景一片光明。

    可谁也没有想到,希特勒来了。

    然后二战开始了,可视电话也遭遇了毁灭性打击。

    贝尔实验室的做法就是把设备体积变得越来越小。

    后来到了一九五六年的时候,贝尔电话实验室又试制了扫描线为六十条、频带为1200Hz的窄带电视电话。

    这样的技术,已经十分优秀了。

    那个时候的可视电话,已经跟后世的普通电脑主机差不多大小了。

    也可以说,这才是真正的视频通话的起源技术。

    到了一九五九年的时候,贝尔电话实验室又研制了一种新的可视电视。

    只不过目前这种技术还没实现,直到一九六四年的时候,他们才研制成功Picture-Phone MOD I型可视电话机,扫描线为275条、频带为 500KHz,传送黑白静止硬拷贝图像,图像和话音采用分时传送。

    并且,在当年的纽约万国博览会上展出,体验者排起来几千米的长龙,引起巨大轰动。

    当然,这些都是原时空历史上的事儿,这个时空就是陈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大家都是邪魔,为何你法天象地 十九世纪换嫁情缘 东北修道三十年,擒住狐仙做老婆 一人:我全性恶人真没想当天师啊 我能祸害整个修真界 靖天下 离婚后,卑微陆总夜夜讨欢心 堂哥修仙,命格成圣 穿书七零我带现代监狱混进科研所 盗墓:别难为我一个算命的啊
相关推荐:
离婚后,卑微陆总夜夜讨欢心 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四合院:开局新疆未婚妻带弟来投 女徒无敌,师父你退婚吧 长得太美,被宿管阿姨误当成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