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意见和彩虹屁 (7/12)
比如每年冬季的冬储大白菜活动,人数统计等等,这些事儿都是街道办负责的工作。
尽管街道办也配备了会计,但胡萍姑自己负责的工作,也有不少是跟这个计算有关的呀。
因此,现如今有了这样的计算器,那可就方便简单多了。
“呵呵,大嫂你喜欢就好。”
陈国华笑了笑,胡萍姑却表示,那你等着,我去给你拿钱。
“大嫂您干嘛呢?这钱不用您给,您要是真的想拿钱,那就帮我写了这份意见反馈表.”
两百块钱对他来说就是一笔小钱,但对于胡萍姑来说,就是一笔大钱了。
平时人家也没少帮他带孩子,现在回馈一台计算器,也不少什么。
要知道,他现在可是有两个孩子,而于沫离自己也是要上学,平时也没有多少时间照看孩子。
也因此,这计算器还真得买给对方。
再说了,一家人就应该互相帮助,他自己又不缺那点钱,自然没什么好计较的。
相反,他自己的工资高,拿出来部分才是最好的。
否则的话,估计也是捐了。
这个时代有不少高薪工资的人,都会主动捐钱。
除了他们本身的思想觉悟之外,还有就是这个时代的社会风气了。
钱多,并非好事儿,甚至是祸事儿。
现如今,工资最高的应该是梅兰芳,每月薪资是两千一百块钱。
没错,就是这个数字。
并且还是梅兰芳自己要求降薪两次之后的薪资。
而这样的薪资,对梅兰芳来说,已经是非常非常低了。
只因为他在民国时代,仅仅只是去魔都那边演出,也没说演出什么内容。
海报上面只是写着梅兰芳三个字,整个剧院爆满,而他的出场费却是十根金条。
由此可见他在那个时代到底有多红了。
也因此,两千一百块钱的工资,对梅兰芳来说,有多低了。
而这么多工资,梅兰芳几乎都捐出去了。
比如半岛战争的时候,他就捐了不少钱。
这才是真正的老一辈艺术家,而不是诸如一爽一如这样的明星。
胡萍姑拗不过陈国华,最后还是云婉裳和陈恭禄两人发话了,胡萍姑这才把钱给收起来。
确实,陈国华并不缺这一点‘小钱’。
何况这五台计算器,大部分还是买给陈小月她们三姐妹的。
至于陈援朝那一台,他自己倒是豪气,“小叔,到时候我长大挣了钱,就把这两百块钱还给你,现在就当我是借你的。”
全家人都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