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间谍鸽子(求月票) (5/12)
大,分走更多的利润了。
反正陈国华只需要保证他这一份利润是最大的,那就没问题了。
在大西北那边的蘑菇蛋进入爆炸倒计时的时刻,陈国华更加不担心外界会因为华润公司切走了半导体行业最大的蛋糕而愤怒。
甚至是动刀子。
陈国华根本不担心,有本事,他们就来呗,看看倒霉的是谁!
“除了计算器,你还有没有想到可以发展什么电子产品?”
邱宗岳闻言,只好转移了话题。
对他来说,跟陈国华的日常沟通,除了问计策之外,就是关注科研项目的进度问题。
自从接管了振华研究所之后,尽管陈国华时不时地也会惹他生气,但邱宗岳却很喜欢陈国华的性格和责任心。
最关键是,陈国华是真的很聪明。
简单来说,只要顺着对方的脾性来,那么一切都非常好。
万事顺遂!
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陈国华都能够带领振华研究所,拿出来很多让所有人都感到惊喜的产品。
也因此,邱宗岳现在也变得‘贪婪’了起来。
一个计算器还不够,他还想再加上其他电子产品,以防万一。
又或者说是想要多赚一点钱,快速地把那些债务给还掉。
陈国华闻言,沉吟片刻,道:
“电子产品倒是有不少,但我们的制造业水平太低端了,完全弄不来”
从去年成立振华研究所开始,陈国华就陆陆续续地把众多制造层面的技术转移到107工厂等兄弟单位,却完全没有搭理任何普通工厂。
只因为他十分清楚,培养出来的这些种子,想要保留下来,就必须确保一点,那就是这些人都是军人才行。
要知道,当西伯利亚冷风过境的时候,包括一汽、北汽制造厂等工厂在内,他们全都冬眠去了。
啥意思呢?
那就是上半天班,开半天会,一天就过去了。
甚至经常是开一天的会,根本不会有人上班。
但军工企业不一样,他们肯定还会全天候上班的。
这就是二者之间的巨大差异。
工人一天不开工,问题不大。
一年不开工,勉勉强强还能应对得过去。
但,如果是好几年呢?比如说五年都没那么碰过机器。
几乎可以说,这个工人的技术都会降低。
所以,陈国华早有准备,就是为了应对这些。
没有熟练技术的工人,还谈什么电子产品的制造?
也因此,面对邱宗岳的询问,他就这么敷衍过去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