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微型窃听器(求月票) (3/12)
r /> 项立强压抑着惊喜,沉声问道。
作为一名相关部门的领导,项立强的养气功夫可比邱宗岳强多了。
陈国华点点头,道:
“是的,领导,我可以保证能够做到,因为我们能够拿出指甲盖大小的芯片,而这样的窃听器,呵呵,技术原理是很简单的”
“难的地方,在于我们的制造工艺、技术工程师和研究员能否按照我的要求来完成任务了”
“这么一块窃听器,其实就是一个发射器装置”
一边说着,陈国华不自觉地拿出纸和笔,在上面写写画画,方便邱宗岳和项立强两人更容易理解这款窃听器产品。
其实在这个时代,不仅仅是莫斯科,北美、伦敦等地方,他们都在搞这些层面的研发。
特别是北美,更是此道的专家。
很多窃听器都是他们这边的厂家搞出来的。
原时空,莫斯科安装在卡里曼办公桌后面墙壁上的国徽里。
这玩意儿叫金唇窃听器,只有硬币大小罢了。
金唇窃听器是一种无线电窃听器,其发射出来的无线电波还可以通过加密的处理方式来防止被侦测和解密。
所以,即便被拦截到的无线电波被传到接收器上,也只是一些噪音和无规律的干扰声,无法获取有用的信息。
常用的加密技术包括频率跳变、扰频、调制、同步码等。
也因此,金唇窃听器发射出来的信号可以隐藏在背景噪音中,提高窃听的难度和复杂度,从而保护机密信息的安全。
不过,这玩意儿的限制也很大的,那就是微波振荡器和接收器都不能距离发射装置太远。
陈国华对这样的技术并不是很感兴趣,毕竟这玩意儿早已经在一九五三年的时候,被人家北美给端掉了。
他现在拿出来的这一款窃听器,是原时空历史上,九十年代才出来的产品。
从技术难度来说,就不是这个时代能够破解的。
“这个食指大小的窃听器发射装置的大概设计就是这样,顶部是天线插座,顶部是一个四针连接器,电源和麦克风可以连接到连接器上面.”
“电源的话,我们可以直接使用汽车的12V电池供电”
“鉴于我们现在还没有通讯卫星,那么这些定位零部件装置也可以剔除.”
听到这里,邱宗岳和项立强他们都十分惊讶,但他们并不想要这样的窃听器。
只因为它还是太大了,隐蔽性还是差强人意。
看他们两人的表情,陈国华便知道他现在拿出来的这一款窃听器,并不符合他们的要求。
于是,他只好用另外一张纸,给邱宗岳和项立强两人讲述激光窃听器的原理。
“是这样的,激光窃听器是当房间内有人人谈话时,窗子的玻璃会随声波发生轻微震动。”
“而同时玻璃又能对激光有一定反射,声波在反射回来的激光中反应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