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让人绝望的难度 (6/12)
,她都是十分积极主动的。
“行吧,你来说一说,但如果说的不对,可是要惩罚的哦。”
“才不会呢,哼!”万庆萱傲娇地哼了一下,然后马上正色道:
“顾名思义,硅通孔技术是通过在芯片和芯片之间、晶圆和晶圆之间制作垂直导通,通过铜、钨、多晶等导电物质的填充,实现硅通孔的垂直电气互连,实现芯片之间互连的一种技术.”
“行吧,勉强正确,自己鼓掌鼓励一下你自己吧。”
听到陈国华的话,万庆萱顿时眯眼笑了起来。
接下来的时间,陈国华便针对这个硅通孔技术,进行了更加细致的讲解。
其实,现如今的振华研究所,还没必要进行这样的技术研发。
但陈国华知道,目前只能够利用这个取巧的技术,来实现更多的晶体管堆叠,从而达到提升芯片性能的目的。
从现有的技术体系来说,想要突破更小的晶体管尺寸技术,难度系数无疑是非常大的。
先不说更远的仅有两位数字纳米级别的晶体管技术,就说仅仅只是五百纳米以下级别的晶体管技术,就足以把人阻拦在门外很长一段时间了。
如果是个位数纳米级别的晶体管技术,呵呵,那就需要涉及到了极紫外光刻机技术了。
极紫外光刻机号称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的机器,没有之一。
因为这玩意儿涉及到的技术层面和高精尖零部件,实在是太多了。
关于这些,陈国华当然没有跟大家说。
可终究是逃不过大家的好奇心,这不陈国华刚坐下来,准备吃饭,章济川就一屁股坐了过来。
“老陈,趁现在有时间,要不伱跟我们说一说这个极紫外光刻机技术呗?”
中午的食堂处,章济川舔着脸,一副好奇宝宝的样子。
在他后面,又来了好几人。
他们全都坐在陈国华身旁的人,除了章济川之外,还有薛晋权、董建昌、陆子敬他们几人。
他们这些人,全都是当初最受陈国华看重,目前负责几个实验室的小项目负责人。
同时他们也都是超学神,比如姚诗琼,她现在就负责软件编程实验室。
还有之前的顾小凤,就被陈国华调去了刚成立没多久的准分子激光器实验室。
此时,听到章济川的话,便是顾小凤和姚诗琼两人也跟着好奇了起来。
“老陈,快点说说,别说详细的技术,就是大概说一说就可以了.”
薛晋权也跟着催促了起来,陈国华当即瞪了一眼:
“你们又不是搞光刻机研发技术的,了解这些干嘛?”
“老陈,瞧你这话说的,我负责的光学仪器实验室,很多元器件和组件,不都是跟光刻机有关系的吗?”
陈国华无语地白了薛晋权一眼,“你别凑热闹了,想要听的话,那就竖起耳朵来.”
反正就是说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