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半导体和复合材料 (6/12)
; 然而当时的内地,根本就不具备创建半导体产业的条件。
直到五三年的时候,半导体被列入了二五计划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同时774厂建立了。
774厂是专门生产电子管的,当初103计算机的大部分电子管就是这家工厂生产的。
原时空的历史上,774厂后来就摇身一变,成为了显示巨头京东方。
除了774厂之外,还有华北无线电器材厂、京城有线电厂、川蜀宏明无线电器材厂等等,也都是在一五时期陆陆续续建成的。
所以说,五三年半岛战争胜利之后,的的确确给内地带来了很多援助。
虽说是要还债的,但工业基础基本上已经打好了,便也无所畏惧了。
然而,即便是一五期间建设了156个重点科技项目,对半导体产业来说,依然没有太多的好消息。
直到一九五六年的《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修改完成之后,确定了计算机、电子学、半导体、自动化作为‘发展规划’的四项经济措施。
内地半导体研发和半导体产业才开始建立起来。
但也就是在一九五六年,陈启宏等专家研发出来了晶体管,算是给半导体产业来了一个开门红,并且还实现了量产,然鹅也夭折了。
无他,成本过高,打不赢进口晶体管。
这就是令人窒息的现状。
还有二极管、电阻、电容等元器件厂的现状,也同样不容乐观。
这就是鲁小石、孙宗鹏他们为什么要劝说陈国华的原因。
蔡尚思和商崇新等人也跟着补充了不少,总结一点都是不能够轻易沾上半导体产业,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老陈你今年也才十八岁,正值青春年少,你搞点其他科研项目多好啊,比你死磕半导体,强太多了.”
“如果我要是有你这样的成就,现在指定直接继续机械自动化或者晶体管计算机深化、优化等项目发起冲击,也肯定比你跨行去搞半导体容易得多.”
陈国华一直笑呵呵地看着他们,并没有开口打断他们的话。
如果是站在一般人的立场,那么蔡尚思他们的说法,无疑是最适合的。
要知道,连陈启宏他们这样的专家也都遭遇失败,何况其他人?
而半导体目前的困境,绝非一人就可以改变的。
等他们说完之后,陈国华这才开口反问道:
“你们还记得磁芯板吗?我记得这个月我们北汽制造厂已经生产了两百件交付给华润公司,你们知道一件能卖多少美金吗?”
“多少美金?”
此时此刻的蔡尚思他们几人,这才回过神来,对啊,磁芯板也是陈国华研制出来的呀。
准确来说,是十万字节、百万字节的磁芯板,才是陈国华研制出来的。
当然了,陈国华并没有借用吴几康教授他们的记忆磁芯技术,就连磁芯板的设计方案,也是前者的更强更科学一些。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