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四种办法(求订阅) (8/12)
上级命令,京城钢铁厂的产量,必须再增加百分之二十。
如此一来,这个庞大的工作量,对钢铁厂来说,就绝对是巨大的压力了。
因为工人不可能再增加,其他什么设备之类的,也不可能立马就能增加到位。
那么现如今,汪兆惠能想到的办法,那就是寄希望于陈国华这边了。
当然了,汪兆惠也不可能说,完全就依赖于陈国华这边。
提供生产力效率,改进生产设备,这只是汪兆惠渡过难关的手段之一罢了。
跟汪兆惠这位一把手客套了几句,陈国华就表示,希望可以先参观一下钢铁厂。
对此,前者自然是没有什么疑问的,反而是安排了一位车间主任熊主任在外面带路。
他自己则是和段云平并排跟在身后,小声地聊着天。
“我说老段,你们厂现在是什么情况?这位小同志应该能帮上我们钢铁厂的忙吧?”
“老汪,你对我没有信心,也应该对小陈有点信心啊?”
段云平呵呵笑着说道,在对方急迫的眼神中,他没有卖关子,而是直接陈述了一下最近的情况。
北汽制造厂的配件研发车间,目前已经在开始研发铣床等众多机床设备。
一旦完成之后,各个车间的生产效率绝对可以稳步飙升。
比如段云平看到过的关于能一次同时打多个孔的多轴钻床,这玩意儿听着就十分夸张。
可这个多轴钻床,不过是众多机床设备当中,极为不起眼的一个罢了。
除了这一点,之前陈国华已经改造完毕的板簧生产车间,此时的效率,那真的叫一个快呢。
汪兆惠听得直流口水,“我说老段你真不够意思,你要知道,要不是我力排众议,多次在大会上,力挺你们北汽制造厂,你们哪有那么多钢铁进行生产?”
“我可是听说了,这位小陈同志的两个研究机构,可是消耗了不少钢铁呢.”
“你小子就应该早点安排小陈来我这儿,你看看我现在”
说着说着,汪兆惠就开始诉苦了。
他是真的很苦,上面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增加钢铁生产规模和数量。
虽说吧,他也觉得报纸上面说的那些话很有道理,我们不应该盲目去追求钢铁的产量,而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发展才行。
但,命令就是命令,文件都下发了,汪兆惠就算是死,那也必须把规定量的钢铁给生产出来。
段云平闻言,点头表示理解。
甭看他们转业之后,成了工厂的一把手,好像当了土皇帝似的。
其实不然,命苦着哩。
要知道,每个工厂,都是有自己的生产任务指标的。
每一个指标,看似很少,实际上是非常多的。
只因为现在这个时代的工人,技术不够娴熟,生产力落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