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新项目(求订阅) (6/12)
/> 陈国华听到这里,已经琢磨出味道来了。
很明显,在现如今的计划经济时代,很多东西的产量,都差不多是固定的。
当然了,这个固定并不是说,它真的就定死了,只能生产这么多。
有句话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果工厂十分死板,真的就只是按照计划,只生产那么多,绝对不会超出任何一点。
那么很大概率是完成不了任务指标的。
毕竟总会有一些次品、残品逃过检查,也会有一些意外事件,比如上面突然在年尾的时候,紧急下发文件,需要多剩下百分之二十的产品。
真到了那个时候,只怕工人们都怨声载道了。
因为无端端增加这么多工作量,是很难完成生产任务的。
一旦无法完成这么多的任务指标,上头虽然不会说什么,但绝对也会对一把手这些领导感到失望了。
五十年代初期的时候,可没少发生这样的事儿。
今年都已经是五九年了,每个工厂的一把手都精明着呢。
因此,倒是有不少是计划外的产品。
可钢铁这东西,即便是有计划外的产品,那也绝对是香馍馍啊。
人家钢铁厂不可能就这么卖给你的。
所以,当时老段就答应了钢铁厂的一把手汪兆惠,到时候让陈国华帮忙解决一下他们钢铁厂的难题。
“什么难题?”
陈国华不动声色地询问道,他也不确定自己能否解决,所以先问一问。
而对面的段云平,却是面露惊讶:
“小陈,你对钢铁这些方面也有研究?”
此话顿时让陈国华乐了:
“领导,瞧您说的,我们这儿是北汽制造厂,玩的就是跟钢铁有关系的机械、汽车等等.”
“再说了,隔壁的纤维科研所,我当时也说过了,我们可是要研发出比钢铁还要硬的新型碳纤维材料呢”
“您不会是忘记了吧?”
段云平闻言,放松了不少。
他本来就对陈国华有一种莫名的信心,但又害怕后者完成不了任务,所以一直没吱声。
既然陈国华都这么说了,他也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
于是当天下午,北汽制造厂的领导层会议就召开了。
薛亚军、田敬业等领导,以及十多位车间主任,还有科室主管等等,全都面面相觑。
老段居然拿陈国华提交上来的项目,让大家探讨一下,是否要通过?
好几位车间主任当即便表示,如果不从他们自己的车间抽调人手,那就无所谓。
但也有几位副厂长表示,这不行啊,耗费太多的资源了,咱们北汽的家底儿再厚,也经不住这么折腾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