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紧急任务(求订阅) (7/12)
nbsp; “陈国华同志,你知道火箭炮有多么难制造么?”
“而且火箭炮的成本有多高,你又知道多少呢?”
面对众多教授的质疑和提问,陈国华一直很淡定从容地微笑着。
等他们提问结束之后,这才开口一一反驳。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那就是如何在减少更多成本的提前下,让更大范围内的干旱地区达到人工增雨的目的。”
“从国外传进来的航空兵增雨,我不是不认可这种方式,而是它太耗费资源了.”
“我们本来就没有这么多的资源去耗费,所以最大程度节约成本才是我们大家坐在这里的主要原因”
“我提出来的三点,高射炮、地面烟炉和火箭弹这三种方式,不管哪一种方法,我相信它的成本都比开着飞机去撒播催化剂要低得多,大家都认可这一点吧?”
会议室内,众人默然。
主持会议的气象局领导汤元存也不由点头。
吕进雄的内心也是有些小吃惊,陈国华的成长可真快。
明明后者也只是一个十八岁的青少年,可面对刘志刚、吴荣林、石超礼他们这些教授的时候,却依然头脑清醒地逐一反驳。
有理有据,很是后生可畏!
“我说的这三种方法都是互相配合,互为一体的增雨办法,成功率会高达百分之九十”
“地面烟炉是固定在迎风坡上地势较高的地方,点燃催化剂,使得粒子通过这些烟雾,顺着上升气流进入到云层当中.”
“高射炮的范围是进入到四五百米到一两千米的高度”
“火箭弹的三千米到七千米这样的高度.”
“三位一体打击之下,效果绝对比飞机要强一万倍,而且成本也很低.”
嘶!
听到这里,吕进雄等几位有过打仗经历的领导,全都猛吸了一口气。
如果高空中那些云层是敌人的话,按照陈国华这样的说法,这些云层还真是无处可逃啊。
难怪他会说成功率高达百分之九十。
那么多催化剂柔和在一块,加上是从三个方位攻击的,直接把中间的那些飘着的云层变成夹心饼干了。
所以,吕进雄有些迫不及待地问道:
“小陈,你说的这三种情况,或者说这三种技术,什么时候能实现?”
“领导,这个就要取决于我们的技术员了.”
陈国华闻言,直接坦言说道。
“也就是我刚才来得急,段书记早早把我拉过来这边,我还没来得急写技术资料和图纸呢.”
“你已经有技术图纸了?”
刘志刚惊声问道,吴荣林、石超礼、叶枫培等教授们也是瞠目结舌。
窝草!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