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四款发动机(求订阅) (5/12)
;而第一汽车制造厂对螺丝这样的配件,需求量非常大。
每次光是在运输上面,就花费不少人力物力。
所以还不如自己直接生产呢,这样更加省事。
这就是这个时代背景下,很多国营大厂的通病吧。
就是什么都希望自己厂区内能制造,就连医院或卫生所、幼儿园、食堂等等,全都是国营大厂包办了。
所以,一个小小的螺丝配件而已,为什么非要浪费那么人力物力,从外面采购再运输回来呢?
陈国华只是听着,认真参观,一句话都没说。
反正他来这边就是学习的,就带了眼睛和耳朵。
从解放牌卡车生产车间,再到红旗轿车生产车间,陈国华一行人看到了不少令人震撼的东西。
怎么说呢,相比起来,北汽制造厂想要达到人家常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规模和技术,还真的需要时间来追赶。
比如红旗轿车,即便是陈国华参与了京城牌高级轿车的设计和研发工作。
但看到人家红旗轿车的时候,他还是被震撼到了。
好家伙,真不愧是国内第一汽车制造厂,技术工人强大,研发能力也是无敌。
红旗轿车啊,是第一汽车制造厂,在极短时间内,成功生产的第一辆国产轿车。
边儿上的徐铁英,极为骄傲地介绍着。
尽管他已经不知道多少次介绍了,但每次介绍,他都非常骄傲。
去年八月的时候,文津街那边的领导过来视察的时候,当时就是徐铁英这位二把手来介绍的。
其实在国庆节的时候,北汽制造厂虽然也成功制造出了京城牌高级轿车。
然而首长乘坐的车辆却不是京城牌,而是红旗轿车。
所以,现如今,听着徐铁英满是骄傲语气的介绍,旁边的薛亚军很不是滋味。
都是汽车制造厂,凭啥他们北汽制造厂的汽车,就不能成为首长乘坐的车辆呢?
但事实就是人家第一汽车制造厂更牛一些,不管是技术还是工人,亦或者是整体实力。
想要追赶的话,只能慢慢来了。
除了参观之外,更多的就是学习了。
整体参观之后,就是分不同地方学习交流了。
技术工人就留在了车间,陈国华则是去了他们这边的设计部。
此次设计部还来了几个设计员,北汽制造厂第二设计部的同事就五人,杜明礼和奚正林两位小组长,以及各组一位设计员。
黄树荣、胡兴建和孙恒三人,他们这三人都跟陈国华很熟悉。
特别是胡兴建和孙恒两人,跟陈国华相识已经一年了,这次来这边学习交流,他们直接甩了他们的组长,直接跟在陈国华身后了。
办公室内,众人坐着交流,目前正在讨论的是最新款红旗轿车的设计图纸,针对的是发动机部分的设计工作。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