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全军首创,“六中心制”! (3/5)
nbsp; 战斗中所需的各种作战物资,后勤各部门所需要的各种器械等等。
这些杂七杂八的各种物资供应,不可能让下面的每个连队自己去采办,工作分散会加大工作量是常识。
合成旅要用人的地方很多,必须压榨出每一分战斗力。
精简高效是绝对的宗旨。
所以最适合合成旅的模式,就是把他们全部集中起来,在后勤给他们安排一个连,统一来处理这些杂碎事项。
将他们全部集中到一个连队,由同一个单位来负责管理所有事情。
能够让管理更加的高效。
这要是放在常规的师团中,那肯定是要搞个后勤处、装备处、军需处等等,一大堆的部门出来负责。
现代化的合成旅高度集中化,不可能再拖个庞大累赘的旅部。
所以这些部门全都要精简掉。
将这些工作都集中到一个连队,然后由连长和下面的排长来负责,旅部只需要安排几个对应的参谋来管理,把所需物资暗区调度到连队即可。
等于原本好几个部门处理的活,现在只需要几个参谋就能搞定。
完成了瘦身不说。
还能更加健康强壮。
第六个连是“医疗保障连”。
一个重装合成旅起码6000人以上,那么多人聚在一起,如果没有专业医疗单元,可是会出大事情的。
初步预案定下的这六个连,组成唯一的作战支援营。
装甲突击营、机步营、地炮营、反导防空营、特战营和陆航营,六个战斗营加上一个作战支援营。
就是陈军精心设计的6+1营制。
而要想能够高效的指挥这七个营,发挥出他们的最大战斗力,就需要一个“科学”的旅部指挥中枢。
陈军的目标是打造数字化指挥所,用指挥系统来将所有部队连到一起,形成一个可视化的线上指挥平台。
达到旅长不需要询问各连队的情况,通过指挥系统平台就能一目了然。
尽管数字化指挥系统现在还没有,可是陈军相信只要上级肯拨经费,他一定能够把它给弄出来。
并且是在合成旅形成战斗力前,将数字化指挥系统设计研发成功。
数字化指挥系统是灵魂连接,能够让指挥更加的高效,然而在这个的基础之上,旅指挥所本身也得自身够硬。
因此陈军针对“6+1营制”特性,专门设计了一套指挥架构。
这套架构的核心,就是将旅指挥所的所有要做的事,进行综合归纳整理,最终整合为六大职能中心。
并将这套他研发的指挥架构,正式命名为“六中心制”。
六大职能中心分别为:
作战指挥中心、情报融合中心、火力协调中心、电子对抗中心、后装保障中心和政治工作中心。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