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大秦国运又要短一截? (1/5)
“在我看来,郡国并行制国家的未来,有很大可能,和分封制的周王朝会落得个相同的下场!”
扶苏低声道。
“你为何会如此认为?”
姜承奕有些不理解,但还是摆出了一副洗耳恭听的姿势。
他倒是也没有因为扶苏的质疑,而产生什么气愤的情绪。
甚至还对扶苏要说的事情有些好奇。
他想看看。
这个傻学生,是不是真的看出来了这个制度当中的缺陷。
毕竟。
一种制度只要存在,受限于社会关系和社会生产力的缘故,是绝对不可能完美无缺的。
多多少少会有些问题。
只不过。
某些古早的制度存在的问题会大一些。
而成熟的制度会吸取前人的教训,而让这些问题缺口被缩小一些。
而郡国并行制。
说到底也只是一种早期的过渡制度。
哪怕姜承奕在讲解这个制度的时候已经依据后世的经验和大秦的国情做出了一些改善。
但它也肯定也还是有着属于自己的问题的。
毕竟姜承奕也不是真正的仙人。
这些问题姜承奕自然也是都知道的。
只是上次懒得跟扶苏说。
毕竟在他看来。
他和白黎在诏狱当中对话的内容,只是用于一场模拟“治国”的游戏。
只要把每个项目大致说清楚,能让他们二人之间的模拟游戏可有继续下去,就可以了。
倒是也没必要把每一个小细节都扣得那么清清楚楚。
而扶苏也不啰嗦:
“虽然按照先生所言,在郡县制改进后,就必须要顺应规律,加入分封制!”
“可先生似乎并没有彻底解决掉分封制的弊端!”
姜承奕一边接过跟着扶苏进来的狱卒手中的美食,一边嚼嚼嚼,一边问道:
“什么弊端?”
扶苏则是将自己的疑问一股脑甩了出来:
“在大秦外部的叛乱的确可以解决了,但分封在外的人若是得了军功,还是需要继续分封或是升官加爵。”
“现如今大秦的几个公子倒是兄友弟恭,可等到大秦的血脉像是周朝那般稀薄之后,大秦不就会走周朝的老路吗?”
“届时边关王侯军功奇高,即使大秦内部如今采用郡县制的集权手段,又如何能确保自己一定能拥有对封国和官员的控制能力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