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 章 我想的比你开些 (2/3)
策,辨其攻守、和战之宜,更应酌今时地理、兵械、民情之变,陈长治久安之方。
这要是换了三年前的李瑜,肯定是要将那和亲、贡岁币、买战马的策略狠狠批判一番的。
可想起上次与王相夜聊后的决定,李瑜毫不犹豫在自己的文章中,表达自己对退让一策的赞赏之意。
当今最重要的不是表明立场,而是让自己榜上有名以后,赶紧提着桶就往鲁王那边跑。
策文不限长短,到日暮交卷的之前,李瑜闲得无聊,数了数自己的文章应该有八千多字。
这一日考生们从早到晚饿着考试,还是搁那站了一整天,就连水都没有喝上一口可给累够呛。
殿试结束后便需要等上四日,四日后皇帝会举行传胪大典,到时候才会宣布殿试名次和结果。
三日后礼部给李瑜送来了进士服,说明此次三百五十名考生全录了,嘱咐李瑜第二日早上换上进士服入宫。
于是第二日,李瑜便再次穿上了礼部发的进士服,又随着这三百多名幸运儿进入皇宫。
进士服与举人的衣裳区别不大,只是在细节上有些改变。
比如……进士服的头巾上需要簪花。
出门的时候他照了好一会儿镜子,上辈子理解不了男子戴花的审美,只觉得又娘又难看。
可今日却觉得格外风雅,果然还是老祖宗的审美好。
不过也是,现代人都戴假花,哪里天天能买得起鲜花戴在头上,再说就算咬牙买了花也没有衣裳配啊。
赵柏坐在龙椅上哈欠连天,却还是不得不坐得端端正正的,因为王相时刻都盯着他。
若是做的不够好,回去肯定要挨几个手板子的。
虽然他是皇帝,但在课堂上也不能不听王相的话。
鸿胪寺官引新进士们就位以后,便高声唱道。
“兴安二年,四月二十一日,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唱罢后鸿胪寺官又拿考生档案,最先公布的自然是状元。
“兴安二年庚辰科,第一甲第一名,杭州府钱塘县知县敬礼之曾孙、禹州知州敬亭之孙、定远典史敬淳之子、杭州知府王瀚之婿敬渊,出班就御道左跪呐……”
这念一遍还不算完,状元榜眼探花都是要唱三遍的。
他唱完别的礼官也会唱,一直传到还没有挂榜的地方。
“兴安二年庚辰科,第一甲第二名……(巴拉巴拉人家祖宗三代后)出榜就御道稍后而跪。”
第三名就在御道左边稍后跪,就这样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就齐了,他们三人也是即刻得到了授职。
状元授从六品翰林院修纂,榜眼探花都是正七品编修。
李瑜当然不在其中之一,他是二甲进士第二十六名。
与别人不一样的是,别人只需要念祖宗三代的名字。
而李瑜因为随母改嫁的身份,所以被鸿胪寺官念了两家的祖孙三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