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123章 晋文公设置三行 (2/3)

实行的是全面的军政合一制。

我们来看看新设置的三行主将是何许人也。

荀林父,出生年月不详,卒于公元前593年,姬姓荀氏,名林。

名字后面加一个父,那是人们对他的尊敬,因为他德行高尚。

说到荀氏,我们便会想起晋献公时代的那位献上假道伐虢妙计的荀息。

荀息在晋献公去世前被任命为执政大臣,也是晋献公的托孤重臣。

但当时,晋国上下恨透了害死世子申生、逼走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的骊姬,大夫里克和邳郑父趁势发动兵变,骊姬一党被尽数铲除。

荀息虽然是辅政大臣,但他辅的政却是骊姬一党的政,所以在两任幼君先后被里克杀害后,自杀殉君。

一位极具谋略且忠君爱国的晋国重臣死于权力斗争,令人唏嘘不已。

荀息死后,其子荀逝敖受到一定的影响,基本默默无闻,仅仅是继承了一个大夫之职。

荀逝敖共有三个儿子,其中长子为荀林父。晋文公即位时,荀逝敖已经去世了。

狐偃认为荀息死于奚齐、卓子之难,忠节可嘉,宜录其后,以励臣节。

文公准奏,于是起用了荀息之孙、荀逝敖长子荀林父。

经考察,先轸推荐荀林父为中行将,晋文公就启用了荀林父。

正因为荀林父曾担任过晋国的中行将,后人以其官职为氏,这便是晋国中行家族的来历。

荀逝敖的二子叫荀骓,后来当上了晋新下军将,食邑在程邑,成为晋国程氏家族的始祖。

荀逝敖的三子叫荀首,后来成为晋国卿大夫,当上了晋国中军佐,食邑在智邑,成为晋国智氏家族的始祖。

所以说,后来的晋国三大家族的智氏、程氏、中行氏均出于荀氏。

荀氏源于王族姬姓,这便是复杂的晋国大家族中的荀、智、程、中行的族系。

理清这些家族渊源,这对我们读懂春秋晋国历史有着很大的帮助。

屠岸击是屠岸夷之子。屠岸夷是晋献公时代的一个武士,原本是骊姬党羽东关五的家臣,武艺高强,勇力过人。

后来,在里克、邳郑父与骊姬一党斗争中,屠岸夷暗中投靠了里克,帮助里克一举平定了骊姬之乱。

随后在晋惠公时代,屠岸夷摇身一变,又成了郤芮、吕省的人。

正是因为他的叛变,使晋惠公一举除掉了包括里克、邳郑以及七舆大夫等十余位晋国重臣,使晋惠公一下子便牢牢把握了晋国朝政。

屠岸夷为晋惠公立下了赫赫功劳,因此被晋惠公提拔为晋国大夫。

屠岸夷此后对晋惠公感恩戴德,誓死效忠。

后来,晋惠公对秦国多次恩将仇报,导致两国发生战争,屠岸夷在晋国与秦国的龙门山之战中战死。

晋惠公因此非常伤感,任命其子屠岸击为大夫,继承其父屠岸夷食邑。

屠岸夷虽然为晋惠公而战死,但其子屠岸击却看不惯晋惠公。

屠岸夷后来也加入到了拥立公子重耳的势力,与朝中一些大夫联合,成为公子重耳回国继位为晋文公的有功之臣。

史料记载,当时晋文公论功行赏,人分三等,其中屠岸击属于第三等功臣。

屠岸击从此进入晋文公的视野,在晋文公勤王、伐曹伐卫、对楚城濮之战、围许之战等战事中,屠岸击因为其勇力过人且往往身先士卒,给晋军各将佐都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晋文公认为屠岸击此人完全值得培养,故有意提拔重用屠岸击。

这次晋军设置三行,屠岸击被任命为左行将。

屠岸击后来在晋国对北戎等战事中立功累累,他有一个儿子叫屠岸贾。

这个叫屠岸贾的牛人,在后来的晋国政坛上翻云覆雨,为后世创造出一个经典的春秋故事:赵氏孤儿!

当然,有人说这个故事是杜撰的,甚至屠岸贾这个人也是虚构的。

但这个故事过于经典,至少笔者宁信其有,至少屠岸氏家族应该是真实的。

历史故事,一味强调客观真实性,也许难以推广。

需要讲一讲的是屠岸这个姓氏。屠岸是一个复姓,在春秋时期是一个氏,屠岸夷正是屠岸氏家族的始祖。

屠岸的渊源,来自于屠宰行业,即当时有一种人是专门以屠牛杀狗为业的,人称屠夫。

关于姓氏文化,当时有一个传统,即以行业为氏,故屠夫行业形成了一个屠氏,这便是屠氏之渊源。

可能屠岸夷这个人本来是一个蛮夷人来着,在哪条河边居住,以屠宰牲口为生,故取名为屠岸夷。

小人物往往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创造着自己的历史,屠岸夷因为其勇力过人,武艺高强,后来便成了大人物的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四合院:小爷七岁,吹牛成真 告别与再见,人生背靠背 元灵标 异灵启世 退休后我在空间开客栈 假千金重生断亲后,成飞升第一人 反派不是仙子咋都倒贴 人在末世,熔炼万物! 灵幻大陆之废柴逆袭天尊 塔防领主:开局十连SSS级天赋
相关推荐:
塔防领主:开局十连SSS级天赋 大明:开局造反,逼老朱退位! 人在王牌部队:退兵顾一野! 明末的王朴 我,中东国王,枪决鹰酱偷油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