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知根知底的村里人 (1/3)
“那剩下的两个位置呢?”江秉诚开口问:“烤鲜花饼和运鲜花饼的人。”
吟夏摇摇头:“我还没有想到合适的人选。”
听到这里,管红脸上扬起了一个笑容:“小夏,要是实在找不到,我问问我二大爹家姑娘。”
吟夏抿唇:“大嫂,前段时间没收二大爹家的花他就不开心了,如果再把他姑娘拉进来,以后牵扯越来越多,矛盾太大了。”
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碍于二大爹家和管红的关系,另一个原因吟夏不好直接说出来。
二大爹家那个姑娘是出了名的好吃懒做,快三十岁的人了,还无所事事。
吟夏肯定不想招这种人。
管红看出了她的不乐意,脸上的笑容逐渐淡了下去:
“都是一个村的亲戚,哪里会有什么隔夜仇?”
吟华欲言又止,母亲看看管红,又看看吟夏,最后还是低下了头。
吟夏微微吸了一口气,她知道母亲和大哥既想帮她说话又怕家宅不宁。
就在她想再次开口拒绝管红之时,父亲发话了。
“已经找了好几个自家的人,万一真的赚钱了,个个都来,到时候你也难做。”
这话是父亲对着管红说的,管红撇撇嘴,不敢再说什么。
“咳,咳咳。”气氛有些尴尬,江秉诚轻咳一声:
“小夏,明天我去菜市场和农贸市场那边贴个招聘启事,看看有没有人应聘。”
“不过……”他的语气中有一丝犹豫:“不是知根知底的人,多少有些不放心。”
吟夏托腮思考了一下,随后开口:“阿哥,我跟你的想法一样,我也觉得知根知底最重要。”
“怕就怕从外面招来的人不靠谱,做事不行还是轻的,万一遇到暗中使坏、偷鸡摸狗的人才是防不胜防。”
之所以她心中会出现这种想法,还是那句话,在广州吃过亏有经验了。
先前她身边人出问题跑路,茫茫人海,想找都不知道去哪里找。
更何况广州已经算是比较先进、发达的地方了,云南这边的设施还不算特别完善,想找一个人难如登天。
所以说,找一个知根知底的人算是一个保障,出了问题也跑不了,这一点尤为重要。
知根知底、跑不了……
等等!
吟夏脑海中灵光一闪,满足这种条件的还有两种人。
第一种就是亲戚,但她刚刚才拒绝管红塞亲戚进来做的要求,现在不可能自己打自己的脸。
第二种就是村里人,大家世世代代都住在村子里,就算出了问题想跑也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不错!
村里人是个很好的选择。
吟夏当即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