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火枪还是弓箭? (2/3)
羽箭破空而去,却带着一丝诡异的弧线,最终“咄”的一声,钉在了离靶心几步之遥的树木上。
朱由检面无表情,再次抽箭,开弓。
第二箭,依旧脱靶。
他微微皱了皱眉,倒也没有焦躁。
“徐应元,七十步。”
“遵命!”
靶子很快被移到了七十步外,朱由检再次尝试,结果依旧不甚理想。
“六十步。”
这一次,羽箭终于“噗”的一声,射中了靶子,虽然只是堪堪挂在边缘,但终究是中了。
朱由检的脸上这才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意。
他并不急于求成,只是沉下心来,一箭,又一箭。
他射得很认真,很专注,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手中的弓、眼前的靶、以及在空中飞行的箭矢。
得益于这具身体留下的肌肉记忆,他上手极快。
最初的十几箭,命中率渐渐稳定在十箭能中七八。
但二十箭之后,体力开始下降,手臂的酸麻感阵阵传来,准头也随之直线下滑,甚至出现了拉弓不稳的情况。
当壶中的最后一支箭射出,朱由检终于停了下来,在原地缓缓活动着筋骨,陷入了沉思。
现代人都知道火器终将取代弓箭,机关枪和铁丝网甚至终结了骑兵的时代。
但如今,事实上是,拿着弓箭的后金,打败了装备大量火枪、火炮的明军。
是军备质量问题?还是士卒的训练和士气问题?
亦或是双方的兵力对比、战场机动性、后勤补给等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是应该加强弓箭练习,对标竞争对手的强项?还是要直奔答案,不断强化围绕火枪的战术体系?
无数的疑问在他脑中盘旋,却全都没有答案。
空想要不得,还是得问问这个时代的专家才行。
“高时明。”朱由检忽然开口。
“臣在。”一直安静侍立在旁的高时明立刻躬身应道。
“前几日下令,让各边镇选拔精锐队官入京,大约何时能到?”
高时明沉吟片刻,回道:“回陛下,各地路途远近不一。远者如陕西、辽东各镇,虽已是快马去传,至少也需月余。近者如蓟镇、宣府、密云等地,算算时日,应是这一两日便可抵京。”
朱由检点了点头,目光越过波光粼粼的河面,望向对岸那片若隐若现的宅院。
“英国公的府邸,可是在对岸?”
高时明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恭敬地答道:“是的,陛下。”
“嗯。”朱由检收回目光,语气平淡地吩咐道:“待各镇的选锋、队官入京后,悉数安排到勇卫营。”
“届时先测其武艺,再据其能力,分别授予队官、伍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