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150章 延安决断 擘画华中新格局 (2/3)

们的老基点,”另一位首长接着分析,“黄木生支队经营已久,群众基础好,且地处津浦路东侧,像一把楔子钉在日军背后,虽然暂时面临压力,但绝不能放弃,反而要加强。它与西面的大别山、南面的沿江区域,恰好可以形成一个巨大的‘品’字形战略布局。”

    “最关键的是皖南沿江!”又一位首长的手指重点划过长江南岸,“王林主力集结于此,装备精良,士气高昂,又有新四军兄弟部队配合。他们的任务最直接,也最危险——切断日军的长江生命线!这项工作做好了,比歼灭鬼子几个联队意义还重大。必须给予他们最强的支持和最明确的指导。”

    讨论持续了很长时间,各位首长从军事、政治、后勤、群众工作等各个角度深入剖析了三大区域的特点、优势和面临的困难。共识逐渐清晰:必须打破现有的指挥壁垒,将这三块区域的力量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强大的战略区,才能应对未来日军可能发起的更疯狂反扑,才能真正在华中敌后站稳脚跟,并谋求更大的发展。

    最终,一位首长综合了大家的意见,做出了总结性的发言,其声音沉稳而有力,蕴含着决断的力量:

    “同志们,综合大家的意见和前方的实际情况,我提议:”

    “一、139师正式成立一个全新的战略区——鄂皖苏军区。其辖区涵盖目前139师活动的大别山区、江北地区、皖南沿江地区。这是一个跨省区的军区,符合当前敌后抗战的实际需要。”

    “二、军区领导机构:任命王林同志为鄂皖苏军区司令员,统一指挥辖区内所有抗日武装力量。同时,他仍兼任139师师长,确保对这支主力劲旅的直接领导。军区政治委员的人选,由王光道担任,与王林同志搭班子。”

    “三、军区下辖四大军分区:

    大别山军分区:以丁伟旅为基础,整合当地游击队、民兵组建。负责在大别山区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牵制与打击江北、皖西之日伪军。

    江北军分区:以黄木生江北支队为基础扩建。坚持并发展江北四县的斗争,保持对津浦路及扬州、仪征等地的压力。

    铜陵军分区:以139师部分主力一个旅部队组成,重点负责铜陵至繁昌段长江南岸防务与破袭作战。

    芜湖军分区:以139师另一旅主力相应部队组成,重点负责芜湖至无为段长江南岸防务与破袭作战,并伺机向江北渗透。”

    “四、军区的当前与长期任务:

    短期:各军分区迅速整顿部队,消化缴获,补充兵员,巩固现有区域,积极对敌开展交通破袭、据点拔除、伏击运输队等作战行动。

    中期:全力打通四大军分区之间的战略联系。尤其是要创造条件,积极向合肥方向渗透。合肥虽此次未能久占,但其战略中心地位未变。要通过地下工作、小部队游击、争取民心等方式,努力使四大军分区未来能连成一片,至少确保交通线、情报线的畅通。要以合肥为潜在目标,不断削弱其周边日伪力量,为将来再次光复创造条件。

    长期:将鄂皖苏军区建设成为华中敌后坚强的抗日堡垒,成为插在日军心脏地带的一把利刃,有效地配合正面战场,并为未来的战略反攻积蓄力量。”

    决议很快得到了在场所有首长的一致通过。窑洞内的气氛变得更加热烈而凝重,大家都意识到,这一决策将对华中乃至全国的抗战形势产生深远影响。

    “立刻给皖南回电!”首长最后指示道,“将中央的决定正式通知王林同志、军部首长及139师、新四军的全体指战员。要高度赞扬他们取得的辉煌胜利和表现出来的卓越战略眼光!希望他们在新的编制和任务下,精诚团结,奋勇作战,继续创造更大的胜利!告诉王林,中央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勇挑重担,尽快拿出鄂皖苏军区建设和发展的具体方案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西游:人在方寸山,开局截胡猴子 战锤:机油佬穿越纪 九零恶毒后妈,我靠洗白养崽暴富 炉炼苍生薪,证我大道果! 签到:从签到逍遥丸开始变强 怪猎:我能听到怪物心声 女配心声太狂野,残疾王爷站起身 纵情人生 足球:球王只是起点 守活寡两年去随军,改嫁绝嗣大佬
相关推荐:
谍战:开局偷听心声,识破日谍 你一小黄毛,咋就族谱单开了? 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顶替我高考状元?我扛匾跪军区 这个民国不好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