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穴谋断 持久方略安江淮 (2/5)
言,就炮火运用、骑兵突击、敌后破袭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林火旺则强调了物资储备和伤员安置的困难,要求各部队作战必须考虑后勤承受能力。
参谋长钟光邦综合大家意见,在地图上画着箭头:“综合各位的意见,初步策略可以是:以少量部队节节抵抗,诱使第九师团主力向天长、来安方向深入;同时,各支队及地方武装全力破袭其后勤线,迟滞其行动;师主力隐蔽集结于盱眙以西、高邮以北的这片区域(手指点向一片丘陵水网地带),一旦日军出现孤军冒进之部队,立即以绝对优势兵力围歼之。首战目标,力求歼灭其一个完整步兵大队以上兵力。”
政委王光道点头:“战术上,大家想的都很周全。政治动员和群众工作也要跟上,要告诉根据地的百姓,鬼子大军来了,但我们有准备,让大家不要恐慌,积极配合部队藏粮、转移、提供情报。”
众人纷纷点头,讨论越发深入,各种战术细节和配合方案被提出来,炭窑里充满了临战前的热烈与激昂。
然而,王林却一直沉默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目光深邃地落在跳跃的灯火上,仿佛要看穿那光芒之后的什么东西。
良久,就在大家以为方案已定,只待师长拍板时,王林忽然长长地、沉重地叹了口气。
这一声叹息,像一盆冷水,瞬间让窑洞内火热的气氛降温不少。所有人都停下讨论,目光聚焦到王林身上。
王林抬起头,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位部下熟悉的脸庞,声音低沉而清晰:“同志们,大家说的都对,怎么打第九师团,战术上我们有很多办法,胜算也不小。我现在想的,不是怎么打赢这一仗。”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凝重:“我在想,我们打赢了之后,怎么办?”
“打赢了……之后?”李云龙一愣,有些没反应过来,“打赢了当然是好事啊!缴枪缴炮,壮大咱们自己,还能鼓舞……”
王林抬手打断了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打跑了第九师团,会不会引来更多的师团?日军华中派遣军会不会认为我们139师是心腹大患,必须除之而后快?届时,派来的可能就不止一个师团了。如果畑俊六调集第13师团、甚至从徐州前线抽调部队,汇合第九师团残部,数万大军压向我们这江北四县之地……”
他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那四个刚刚恢复些许生机的县城:“我们怎么办?我们139师随时可以转移,可以周旋,甚至可以再找机会咬他一口。但是,这里的百姓怎么办?我们刚刚帮他们建立起秩序,分了田地,藏了粮食,让他们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一旦这里变成日寇重兵反复清剿的战场,变成战争的漩涡!鬼子的政策,同志们的都经历过,那会是怎样的地狱景象?我们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民心,会不会瞬间崩散?我们这几个月的努力,会不会顷刻间化为乌有?”
一连串的问题,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刚才还在热烈讨论战术的将领们,此刻都陷入了沉默。他们只想着如何消灭敌人,却险些忽略了他们为之战斗的根本——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
炭窑里安静得只剩下油灯燃烧的噼啪声和人们粗重的呼吸声。
王林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我们打仗,不是为了逞一时之勇,不是为了获得多少缴获,甚至不仅仅是为了消灭多少鬼子。我们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的同胞!如果因为我们在这里和日军主力反复拉锯决战,反而给这片土地和百姓带来更深重的灾难,那我们这仗,打得还有什么意义?”
他站起身,双手撑在桌面上,身体前倾,看着每一位干部:“所以,现在的难题,不是如何打,而是打了之后,如何保住我们根据地的元气,如何不让百姓为我们承担无法承受的代价!”
众人神色凛然,纷纷点头。王光道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