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3章 检验成果的时候 (2/6)
>
几毛钱,对于这个偏远山村来说,已经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有个老农民这时候开口先回道:
“治个病,几毛钱,不亏。我们生病了,治好了,才能给家里干活,养活一家老小。要是我们壮劳力倒下了,那妻儿父母只能饿死,所以几毛钱药费,值得。”
“对,以前我们生病,就算有条件送到县医院去,起码也要几块钱,就这还不一定治得好。现在家门口有医院,有西药,我们得看病。”
李部长听了若有所思。
其他她个人的思想,还是想成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社,就是每位村民一年交1元钱,然后就可以免费取药看病。
老太太认为这样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怎么能让农民每次看病都自掏腰包呢?
但是林三七坚决反对,认为这样吃大锅饭,只会导致医生缺乏工作积极性,态度恶劣,卫生室为了节约成本,根本不会进什么好药灵药。
当然林三七也有自己的解决办法,那就是将药物价格降下来。
就比如布洛分片,好一点的“芬必得”,一盒药要20多元。但是医院里7+4基药,一瓶布洛芬100粒,6元钱,平摊下来,一粒药6分钱。
这还是2016年的价格。
另外就是著名的抗菌药,一盒12粒的头孢呋辛,贵一点要30多元,便宜点则是5元。
林三七去掉了头孢的包装,不要外壳,也不要塑料板,全部制成药片,一个瓶装同样是100粒。
这样一瓶药的成本同样可以降到10元左右,换算一下,一粒头孢是1角钱。
以上这些价格是2016年,林三七为了保证1964年的医生有利可图,价格还是按原价走。
也就是一瓶头孢呋辛10元钱,赤脚医生可以赚3元钱。
这解决了药品贵的难题,让老百姓吃得起药,也有底气上医院。
同样可以保证赤脚医生的收入,你最差一个月卖10瓶头孢,你收入就能达到30元,对农村来说这已经是天文数字了。
李部长回到了旁观席中,这时候地竹村新任赤脚医生王喜东准备示范看病了。
面对几百领导干部,几千当地村民,还有5部摄像机,不停拿着相机拍的记者。
王喜东满头大汗,紧张得手都发抖了。
林三七看到后大喊了一声:
“王喜东同志,别忘了这是地竹经验的发源地,你今天干好了,这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所以一定要冷静,细致,好好瞧病。”
老村长一听,也喊道:“阿东,要替我们地竹村争气啊。”
几百地竹村村民们也纷纷喊道:
“阿东加油!”
“文书,不要紧张,我们支持你!”
呵呵呵~~~现场无论是各级领导还是附近老百姓,都发出善意的笑声。
王喜东深吸了几口气,这才点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