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小姨子想去香江 (2/3)
就这,挨饿?
林三七从里屋换好家居服出来,发现小姨子还坐在客厅里,还有些奇怪:
“二妹,你这是有什么话要跟你姐讲吗?”
潘岑又站了起来:“姐夫,我是找你的。”
林三七一边给潘晔热牛奶,一边随意说道:
“啥事?跟姐夫还客气啥。”
“姐夫,你过完年是不是要跟大姐一起去香江做访问学者?”
“对啊,我会带一个团队过去,你姐也去,我们在香江的威尔士亲王医院要开展一个肺结核项目,大约会去半年时间吧。”
潘岑这时候用手指扣着桌面,欲言又止。
林三七心想这小妮子怎么了?难道思春了?舍不得自己这个姐夫了?啊呸,自己这思想都龌龊,有了小刘亦菲和小毛晓彤还不够?
“姐夫,你能不能把我也带去香江?”
“啊?”
就在林三七诧异的时候,潘晔听到妹妹的话也从里屋走了出来:
“二妹,你这是遇到什么困难了?怎么会想到去香江?”
林三七也觉得这可是大事,于是语重心长劝道:
“二妹,去香江不一定是美好的事情,香江很繁荣,物质很丰富,只要有钱啥都可以买到,的确不用像国内这样艰苦。
但你也知道,香江是南方,要么讲广东话,要么讲英语,语言关难过。另外就是香江人有点瞧不起大陆人,容易被欺负。
大陆女孩过去会被他们叫北姑,或者凤姐儿,都不是啥好话。那边和这边完全就是两个世界,机遇的确多多,但困难同样多多。”
潘晔知道自家妹子不是那种不稳重的人,于是拉着她坐了下来:
“你这是咋了?跟我们说说,我们帮你参考参考。”
潘岑这才鼓起勇气说道:
“姐夫,大姐,我已经中学毕业了,刚刚接到通知,给我分配的工作是去纺织厂当女工。可是……可是我不想当纺织工,我想继续读书。”
林三七接过报道单,上面写着“兹介绍潘岑同志于1962年2月前到国营25棉纺厂报到”。
如果换了一个普通人家的女儿,接到这个分配任务肯定会高兴异常,因为纺织厂是目前国内最吃香的企业,纺织女工地位很高的。
1962年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中的五角纸币上,就印有一位在纺织厂工作的女工,这位女工名叫蒋定桂。
咳咳,当然蒋定桂能成典型上人民币,跟她爸爸是纺织工业部部长一点关系都没有的。
如果这时候潘岑是农民,能成为纺织女工,那就是整个家族都要狂欢的大好事,这意味着鱼跃龙门,一下子跨了阶层。
但偏偏潘岑是潘教授的女儿,潘晔潘医生的亲妹妹,是传染病医院院长林三七的小姨子。
父亲是教授,姐姐姐夫是高级知识分子,自己是纺织女工,这对一个才18岁的小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