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30年前的老设备 (4/6)
道了,知道咱们卖人参都赚疯了,这可不是好事,当心你被当猪宰!”
林三七却不以为意:
“都是破烂玩意儿,谁也不要跟谁玩聊斋,如果他们开价离谱咱们就不买呗,咱们想买最先进的生产线困难,但想买最落后的生产线,就咱们的国情还不是一抓一大把?不会在他们一颗树上吊死。”
尹涟漪悄悄比了一个大拇指:
“行,你现在越来越有老板风范了,小女子佩服!”
……
……
下午,参观团一行人就出现在了西南医用设备老厂。
内江是四川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在国内没啥名气,顶多就是一座四线小城市。
虽然西靠成都,东靠重庆,看起来地理位置似乎很优越。
但在西南这种资本缺乏的内陆地区,夹在两座特大城市之间的小城市不但不能沾光,反而是被吸血的对象。
像成都的GDP都有2万2千亿,重庆的GDP更高达3万亿,内江这个地级市的GDP才区区1800亿,是人家的零头,可见落后程度。
林三七站在西南医用设备老厂门口,心想怪不得工厂要搬迁了。
老厂座落在大山里面,这也是当年三线厂的特点,防止打仗了被敌人发现。
工厂的大门是明显的六七十年代风格,林三七看了就想到了《你好李焕英》电影里的那家工厂。
厂门口的道路也是破破烂烂,显然多年没有维护保养了,一阵秋风吹过,显得特别落寞。
罗副总不好意思地介绍道:
“咱们这老厂已经停工好几年了,不过你们放心,我们这里还有100名老工人,包括退休工人一直都有保养机器,这些老同志精神可嘉,发挥余热,呵呵。”
尹涟漪却有另一层担忧:
“罗副总,如果我们真的要购买,这些老工人会不会成为阻力?到时不要冲出来一群老人拦在汽车前面,喊一句要拉走机器,先从我身上压过去。”
三位院长听了都是呵呵一笑。
罗副总听得汗都要滴下来了:
“那不会,那都是电视剧里的情景。我跟你们说,如果早个10年,或许这群老工人还会强烈反对,之前就是因为他们强烈反对卖掉生产线,理由是工厂有可能重启生产。
但这么多年过去了,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老工人们也认清了现实,知道生产恢复已经不可能了,尤其是他们参观过新厂后,知道新设备和旧设备之间的差距,已经死了那条心了。”
林三七心想,任何事情都是一把双刃剑,没有绝对的坏,但也不会绝对的好。
老工人固然是曾经的有功之臣,是当年经济建设的积极分子。
但时间长了以后,老工人就在新时代变在了老顽固,保皇派。
这批人固执觉得老的生产方式是正确的,害怕自己被时代所淘汰,然后强烈反对任何技术改革,反对工厂转制,然后各种“护厂”、闹事、上方,阻碍工厂的发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