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天启式四马重炮 (2/5)
他看向徐光启的目光充满了激赏,“徐卿真乃社稷柱石,一针见血!此绝非推诿之言,实乃振聋发聩的救弊良方!”
他霍然起身:“朕今日才明白,工政之弊,不在器物,而在人心!我大明有金山银山,若无人,则死物一堆!我大明缺金少银,若有万千巧手归心,则活水滔滔!”
“传旨!”朱由校的声音斩钉截铁,前所未有的清晰:
“废除匠籍世袭之制:'即日起,天下军械匠户,一应匠籍束缚尽数革除,改归民籍,过往拖欠钱粮,由徐光启会同户部、工部,详查速补!
“日后工匠招募,唯才是举,以市场工值论酬。军械工匠皆需在兵部备案,由工部、兵部专设匠籍档案。凡擅火器、甲胄、弓弩等军国重器制造者,未经许可不得离境,违者以通敌论处。擅长军器制造者皆备案,不可使其流入他国。”
“工部会同吏部,即刻拟定《匠役优擢章程》,设'考工院'专司评定,技艺分三等九级。凡创制新式军器者,赏银百两起步;改良工艺使产量倍增者,按省下工料价值三倍重赏!凡技艺精绝、发明大利于国者,不论出身,皆可受厚赏、授官身、荫子孙!”
“推行'师徒授受'制,匠作大师每培养三名合格弟子,升一级匠师级别加俸一石,十名合格弟子,升三级匠师级别加俸三石。所带徒弟获评'六级'以上者,恩师可荫一子入国子监!”
“朕要让天下皆知,在朕手里,工匠可脱贫寒之苦,可获体面之身,可登荣耀之殿!”
另外此事关系国器安危、国朝气运之新政。户部所拨及内帑专用之钱粮,专款专户,由徐光启、孙承宗会同都察院、锦衣卫督办。敢有伸手克扣一文钱、一粒粮、一人酬者,无论何人,立斩不赦,抄家灭族。”
“孙承宗!”朱由校看向同样心潮澎湃的老师,“兵部行文各卫所、军户,晓谕天下新政!同时,由兵部组织,工部参与,内廷稽核司与锦衣卫监督,各边镇就地设立‘督造厂’,所有军械皆从此出,任何人不得私造军械。
工部应招募当地或逃散之巧匠及流民善工者,优先以钱粮工值募之,所需基本铁料、薪炭、粮秣,就地由巡抚及总兵衙门筹措先行,户部随后核销!
职责所及,非紧急军械由徐卿拟定规范后,可就地仿制官局标准模具器具,统一规格制造补充急需之箭矢、枪头、普通甲片,上报数量种类即可!”
“此乃战时权宜之策,只解一时之危!长远之计,仍在中枢革新工政!”
“朕意已决!新政便由此始!”朱由校看着阶下神情各异的群臣,特别是徐光启眼中燃起的希望之火,以及孙承宗跃跃欲试的神情,胸中块垒顿消大半。
他坐回御座,语气不容置疑:“至于细则章程……内阁并徐、孙二卿,再会同户、工、兵部仔细推敲,于……十日后,务必将第一份条陈并那《工部勘定疏》呈上!诸卿……都下去办差吧。”
随后,他的目光转向周嘉谟与孙如游,“周卿、孙卿,尔等疑虑,朕亦了然。然朝会之上可尽情争辩,各抒己见,此乃广开言路之举。
但若圣旨颁布,新政推开,尔等当尽心从公,若有疏失弊端,朕自会处置。”
“臣……遵旨!”周嘉谟、孙如游低头行礼。
方从哲、王在晋等人也随之行礼告退。一场关乎大明发展命运的激烈交锋,在朱由校的强力乾纲独断下,最终落定。
大臣们躬身退下,暖阁内重归寂静,唯一不一样的是进去的时候众人脸色凝重,出来的时候却泾渭分明!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