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非辽人之罪 (2/3)
此言一出,如同重锤,敲在熊廷弼和周永春的心上,比之前那杀气腾腾的话语更令人震撼!熊廷弼猛地抬头,眼中充满了复杂的光芒。
王承恩的声音带着深深的无力与自责:“陛下道:‘朕每览辽东流民之苦、官绅欺压之状、前朝滥兵废政之殃,常夜不能寐,痛彻心扉。
高淮乱辽,搜刮民脂民膏如刮骨;李成梁弃地,百万黎庶家园沦为敌境;更无论其后官场糜烂、苛捐杂税、兵痞害民,朝廷伤了他们的心啊!是朕的朝廷,伤了朕这千里之外子民的心,将他们生生推向了敌酋的怀抱!”
“辽东百姓,皆朕赤子,亦是汝等父母官之同袍手足!陛下泣血之言如在耳边:‘身为君父,闻赤子啼饥号寒,甚而屈膝求存于敌虏铁蹄之下以求活路……朕心实恸。若论根源,乃治国之失,非辽人之罪。”
暖阁内一片死寂,只有王承恩沉重的话语在回荡。熊廷弼脸上的刚硬线条微微颤抖,周永春更是眼含悲怆。
王承恩深吸一口气,语气变得坚定而充满指向性:“故,陛下严令!一面,须如熊经略所奏,施以铁血手段,肃清内鬼,这是保命之基!另一面,则须有再造山河之仁心!”
他目光炯炯地看向熊廷弼:“择其善者!对于那些尚存良知、未彻底附逆,或因逼于无奈、心存彷徨、乃至仅求一饭一衣活命的辽民!朝廷——该还债了!”
“陛下圣训:‘分田,发粮,安置其身,收服其心!’”王承恩一字一顿,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
“夺回被劣绅侵占之田亩,清理无主荒地,清丈核实,切实地分给愿意为朝廷耕种、效力的辽民。
朝廷开仓,筹措粮种耕牛,助其开垦安家;军前效力者,优给饷米安家;凡实心归附者,给予路引,允其亲属团聚;更须设专员,严查地方吏治,凡再有盘剥、刁难归附辽民者,以通敌罪论处。”
王承恩的目光死死锁住熊廷弼:“熊督师,陛下深意在此。肃清内患如刮骨疗毒,固然刻不容缓,痛在当下;但这抚民安民,还辽民一份公道,一份生计,一份希望,才是重塑辽东、断绝建奴根基、重建‘辽人可用’之本的长远大计!
此乃陛下呕心沥血之策,望督师能彻悟其深意,两刀并举,两策并行。唯有如此,辽东方有一线生机!陛下的心头痛,方有望稍解啊!”
熊廷弼听完这长长一段肺腑之言,内心已是翻江倒海。他之前只看到了内奸的可怕和部分辽人的不可靠,认为非严刑峻法难以控制局面,甚至想将他们边缘化。
此刻陛下借王承恩之口点破前因后果,他才悚然惊觉——自己之前的“一刀切”策略,固然有其现实的紧迫性,却忽视了问题的根源和更深远的人心争取。
巨大的冲击与复杂的愧疚感涌上心头,陛下真圣天子也!
他深吸一口气,站起身,对着京师方向,也是对着眼前的王承恩,长揖及地,声音带着顿悟后的沙哑与前所未有的沉静力量:
“王公公,请务必转奏陛下——陛下洞烛幽微,仁心感天,臣……茅塞顿开,臣明白了。
辽事败坏至此,病灶不在民,而在上,在吏!臣此番,定当铭记陛下嘱托:一手执尚方剑,斩尽内鬼虫豸,绝不手软;一手执仁心策,分田发粮,拯饥济困,务必让辽中百姓切身体会皇恩浩荡,重拾对朝廷之望。”
他直起身,目光灼灼如星火,语气斩钉截铁:“臣熊廷弼,必倾尽心血,不负陛下嘱托,不负这辽东千里河山!若此事不成,臣无颜立于天地之间!”
他的誓言,字字铿锵,回荡在寂静的暖阁里,炭火的光芒映照着他刚毅而此刻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