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分基地规划 (2/3)
/>
建造建筑:皇家军事学院(10\/10);大型兵工厂(6\/6);大型村镇(10\/10);大型船坞(10\/10);领事馆(1\/1);铸炮厂(2\/5);铸币厂(5\/5);
特殊建筑:翰林院(1\/1);寺庙(1\/1);商场(2\/5);纺织厂(10\/20);钢铁厂(3\/3);天机阁(0\/1);太医院(0\/1);讲武堂(0\/1);帝国银行(0\/1)
拥有村民:123000人
武备库存:冷兵器:(略,够用!);火器:(略,够用!);
军事力量:帝国步骑兵;帝国陆军(火器);辅军,合计22315。
特殊部队:锦衣卫11300人,蒙古骑兵18521人;
官员体系:中枢阁部大员70人,京城中级官员650人、州府地方大员300人、州府中级官员610人、县衙基层官员2300人;
物资:粮3160万石、牛56000头、羊124000余头、鸡鸭170万余只、渔获20吨\/日;
看着眼前详尽的数据面板,朱由校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稳操胜券的笑意。
这,便是他敢于挑战积弊、推行新政的最大底气所在。
他的目光转向系统光幕右上角的小地图,上面清晰地标注着五个熠熠生辉的红点,如同棋盘上落下的五颗关键棋子,分别位于:京城、厦门、肃州、腾冲、齐齐哈尔(黑龙江地区)。
这五个红点,代表着他已部署完毕的五座系统“城镇中心分基地”。
自这五座核心基地建成之日起,朱由校便获得了一种近乎“上帝视角”的能力。可以在意识中,直接于这些城镇中心的辐射范围内,规划并建造各类系统建筑,实现千里之外的精准布局。
经过近半年的秘密迁移与初期建设,在各队系统士兵和忠诚锦衣卫的护卫下,这五处基地已在指定地点初步扎下根来,建立了隐蔽的前哨营地。
考虑到系统后期建设建筑过程中表现出将人的速度、以及需要大片的空地,基地选址均刻意避开了人烟稠密之处,并借助当地锦衣卫的力量,以“军事禁区”的名义由官府划定了封锁区。
在系统自身的农业和商业建筑未能形成规模前,基地的粮食与物资补给,完全由朱由校旗下的系统商队负责运输。
他心念一动,又调出了分基地的独立管理界面:
【叮】
【帝国时代分基地】
宿主:朱由校
时代限制:殖民时代(较主基地低一时代)
资源共享:黄金、白银、人口上限与主基地共通
基础建筑:
城镇中心:中国--可生产农民(制造费用:5两)
可建造:兵营(0\/3)、兵工厂(0\/2)、村镇(0\/3)
分基地初始力量:
拥有村民:20人
驻守军队:步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