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3)
;毕竟哪怕男人们在外头干苦力工钱略高,也没她这么稳定的。
许氏李氏没啥手艺,便在家里做做自己擅长的活,妯娌几个都不是斤斤计较的性子,这么多年下来,相处的还算融洽。
赵玉珍又跟赵成忠和马氏唠了一阵。
林寄明则由几个大舅哥陪着在另一边掰腕子,汉子们争强好胜,一个个都不肯服输,掰的面红耳赤仍在坚持,知夏、赵小兰和几个孩子在一旁当观众,每每一局结束,总能听到孩子们的欢呼声,热闹非凡。
赵成忠和马氏年纪大了,就喜欢热闹。
哪怕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光是看着小辈们玩闹,都开心的合不拢嘴。
……
在赵家庄吃了中饭,林寄明和赵玉珍才领着几个孩子回家。
平安太小,走不了几步路,林寄明便让他骑在自己脖子上,嘴里喊着“驾驾”,一路伴随着孩童的欢声笑语回到家中。
刚到家,平安精力耗尽,赵玉珍将他抱上床,沾枕头就睡了。
知夏也回了自己屋,翘着二郎腿躺在床上,拿了话本子翻看两页后,从床上坐起身。
寻思四海童生试只有一个来月,便穿着鞋子去了四海的屋。
“四海,看书呢?”
四海点头,“嗯,甫安哥哥跟我讲的内容,有不少还没记熟,趁这段时间在家,我想多看看书。”
知夏望着他面前的书。
“童生试要考的内容,甫安哥都跟你讲完了?”
书院那边的学生大多八岁入学,原本学完童生试内容,能流畅背诵到默写,至少都需要三年时间,四海不仅六岁就入了学堂,如今也不过才学两年。
年纪小,对于这些晦涩难懂的古文,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本就弱于年纪大的学生。
更何况,还得在两年内将这些内容完全掌握。
“讲差不多了,桌上这几本书,都是甫安哥哥拿给我的,全是童生试要考的内容。”四海抬头看着她,“他说让我自己将这些内容记熟,正常发挥的话,通过童生试应该没什么问题。”
可现在别说背了,部分连诵读都还有些磕磕绊绊的,默写就更别提了。
也不知道童生试之前,能不能将这些内容彻底掌握。
知夏伸手拿起桌上的书,翻看几页后,又问他。
“这些文章,你都知道意思了吗?”
四海嘿嘿一笑,有些不好意思。
“甫安哥哥同我讲过一回,不过太多了,我没记全,他跟我说,接下来得靠我自己多读多领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知夏点头。
“甫安哥说的没错,师父领进门,其余的得咱们自己悟。”她说着,在四海身旁坐下,“姐姐今天正好没旁的事,要不四海跟姐姐讲一讲这些内容,咱俩一起学?”
靠死记硬背,短时间内收效甚少,但如果让他当小夫子跟自己讲解,或许能更快掌握这些内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