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宁王世子险受挫(二) (2/5)
萧景瑜被流放三千里,目的地是极北苦寒之地,沿途有重兵押送,按常理来说,绝无逃脱的可能。可据押送官员上报,萧景瑜是被一群不明身份的人所救,这些人武功高强,不仅杀了几名押送士兵,还抢走了押送的文书,现场没有留下任何有用的线索。
消息传到京城,陛下震怒,下令全国通缉萧景瑜,务必将其捉拿归案。林夏得知消息后,心中也泛起一丝不安。萧景瑜对她恨之入骨,如今逃脱,必定会伺机报复,而他最有可能下手的地方,要么是京城,要么是边境。
“立刻加强京城的门禁检查,尤其是进出京城的要道,务必仔细盘查每一个可疑人员。” 林夏第一时间下令,同时让人将萧景瑜的画像分发到各个卫戍关卡,让士兵们熟记萧景瑜的样貌。
随后,她又写了一封加急书信,派人快马送往边境,告知墨尘和陈峰萧景瑜逃脱的消息,让他们加强边境的防御,尤其是要防范陌生人进入军营附近。
做完这些安排后,林夏依旧觉得心神不宁。萧景瑜身边有高手相助,而且他在京城经营多年,或许还藏有一些旧部。这些人若是联合起来,恐怕会酿成大祸。
“将军,张大人求见。” 侍卫的通报声打断了林夏的思绪。
林夏连忙请张大人进来,刚一落座,张大人就急切地说道:“林将军,萧景瑜逃脱之事,你怎么看?老夫总觉得,此事不简单。那些救走萧景瑜的人,会不会是宁王的旧部?”
“张大人所言极是。” 林夏点头,“臣也有此疑虑。宁王虽死,但他的旧部遍布各地,其中不乏一些武功高强之辈。萧景瑜是宁王唯一的儿子,这些旧部很可能会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想要扶持他东山再起。”
“若是如此,那麻烦就大了。” 张大人皱紧眉头,“萧景瑜若是与宁王旧部勾结,再暗中联系匈奴,恐怕会对边境和京城都造成威胁。”
林夏心中也是这么想的。萧景瑜在边境待过一段时间,对边境的防务有所了解,而且他与匈奴有过间接联系,若是他真的投靠匈奴,后果不堪设想。
“臣已经加强了京城的防御,也通知了边境的墨尘和陈峰。只是萧景瑜行踪诡秘,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他的藏身之处,只能被动防御。” 林夏说道。
张大人沉吟片刻,说道:“老夫有个想法。宁王的旧部中,有一个名叫沈青的人,曾是宁王的谋士,此人足智多谋,却在宁王倒台后不知所踪。老夫怀疑,救走萧景瑜的人,很可能就是沈青。我们或许可以从沈青的下落入手,找到萧景瑜的踪迹。”
“沈青?” 林夏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不知张大人是否有沈青的画像或其他线索?”
“老夫这里有一份沈青的卷宗,是当年调查宁王时留下的,里面有他的画像和一些基本信息。” 张大人说着,从怀中取出一份卷宗,递给林夏。
林夏接过卷宗,仔细翻阅起来。沈青,年约四十,面容清瘦,左眉上方有一道疤痕,曾在江南一带活动,擅长谋划,且有一定的武功基础。
“多谢张大人!有了这份卷宗,我们追查起来就有方向了。” 林夏心中一喜,立刻让人将沈青的画像复制多份,分发到各个关卡和地方官府,让他们协助追查沈青和萧景瑜的下落。
然而,追查工作并不顺利。沈青行事极为谨慎,仿佛人间蒸发一般,没有留下任何踪迹。时间一天天过去,萧景瑜和沈青就像石沉大海,杳无音讯。朝中渐渐有官员开始质疑,认为萧景瑜可能已经逃离大胤,不必再浪费人力物力追查。
林夏却坚持认为,萧景瑜一定还在境内。他对权力的欲望极重,绝不会轻易离开,而且他对自己的恨意,也不会让他就此罢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