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军营缺粮林夏送(一) (2/5)
打量着林夏,眼神中充满了审视:“林姑娘,你可知军中无戏言?我军营中三万将士,余粮不足三天,你说你能相助,可有什么凭据?”
林夏从怀中取出一封信,递给萧策:“将军,这是我父亲写给您的信。我父亲是江南粮商林万山,此次得知边境军营缺粮,特意让我押送一批粮草前来支援。”
萧策接过信,打开一看,信上的字迹苍劲有力,确实是江南粮商林万山的笔迹。林万山在江南一带颇有声望,以乐善好施、重情重义闻名,萧策也曾听说过他的名字。只是,江南距离雁门关千里之遥,林万山怎么会突然想到给边境军营送粮呢?
仿佛看出了萧策的疑惑,林夏解释道:“将军,我父亲早年曾受过先皇的恩惠,一直想着为朝廷效力。此次听闻边境战事吃紧,军营缺粮,便立刻筹集了一批粮草,让我亲自押送过来。一来是为了报答先皇的恩情,二来也是为了守护大乾的国土,不让百姓遭受战乱之苦。”
萧策听完,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在这危难之际,竟然有人能不顾路途遥远和艰险,主动送来粮草,这份情谊,让他十分感动。他看着林夏,郑重地说道:“林姑娘,你和你父亲的这份心意,萧策代表军营三万将士,感激不尽。只是,从江南到雁门关,路途遥远,沿途又多有艰险,你一个女子,是如何将粮草安全押送过来的?”
林夏笑了笑,眼神中带着一丝坚韧:“将军放心,我从小就跟着父亲走南闯北,也学过一些防身之术。而且,我这次押送粮草,还带了父亲手下的几十名护卫,一路上虽遇到了一些小麻烦,但都顺利解决了。如今,粮草就存放在距离军营五十里之外的一个山谷中,只要将军派人去接应,就能将粮草运回来。”
“五十里之外?” 萧策心中一喜,“太好了!赵武,你立刻带领一千名士兵,随林姑娘前去接应粮草,务必将粮草安全运回军营。”
“是,将军!” 赵武立刻领命,召集士兵去了。
林夏看着忙碌的士兵,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知道,这些粮草虽然不能完全解决军营的粮荒问题,但至少能解燃眉之急,为朝廷调运粮草争取一些时间。
萧策走到林夏身边,郑重地说道:“林姑娘,此番你押送粮草前来,解了我军营的燃眉之急,你就是我们雁门军营的恩人。待此事过后,我一定向朝廷为你和你父亲请功。”
林夏摇了摇头,说道:“将军言重了。守护大乾的国土,是每个大乾子民的责任。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而已。况且,我父亲也说了,能为朝廷和边境的将士们出一份力,是我们林家的荣幸。”
萧策看着林夏,心中对她的敬佩之情更甚。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心中却有着如此强烈的家国情怀,实在难得。
很快,赵武便带领一千名士兵准备好了。林夏翻身上马,对萧策说道:“将军,我先走了,等我们把粮草运回来,再向您详细禀报路上的情况。”
萧策点了点头:“林姑娘,路上小心。”
林夏应了一声,便带领着士兵们朝着山谷的方向出发了。萧策站在营门口,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知道,这是军营的希望,也是大乾北境的希望。
林夏带领着赵武和一千名士兵,朝着五十里之外的山谷进发。此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北风更加猛烈,卷起的黄沙打在人脸上,生疼。
队伍行进了大约十里路,前方突然出现了一片树林。林夏勒住马,眉头微微皱起。她记得,出发前查看地图时,这片树林并没有标注有什么异常,可如今,树林里却透着一股诡异的气息。
“林姑娘,怎么了?” 赵武看出了林夏的异样,连忙问道。
林夏指着树林,说道:“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