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大乾边境战事忙(一) (2/4)
马!” 他高声喊道。
弓箭手们立刻调整目标,箭矢如同雨点般向着破城队射去。但那些重甲骑士的铠甲异常坚固,普通箭矢根本无法穿透。眼看他们就要冲到城门前,萧策抽出腰间的硬弓,亲自瞄准冲在最前面的一名骑士。他深吸一口气,拉满弓弦,只听 “咻” 的一声,箭矢如同流星般射出,精准地命中了那名骑士的面门。
骑士惨叫一声,从马背上摔落。其余的破城队成员见状,攻势顿时缓了下来。萧策抓住机会,下令道:“刀斧手准备,待他们靠近,就用滚木礌石砸!” 城墙上的士兵立刻行动起来,将早已准备好的滚木和礌石搬到城墙边,等待着狄人的靠近。
狄人骑兵见破城队受阻,改变了战术。他们不再一味地冲锋,而是分成两队,绕到北口两侧的山坡上,试图从侧面夹击。萧策早已料到这一招,他之前已经派了两队士兵驻守在两侧山坡上。“通知两侧守军,务必挡住狄人的夹击!若丢了阵地,提头来见!”
两侧山坡上的战斗很快打响。狄人骑兵凭借着机动性强的优势,不断地冲击守军的阵地。守军士兵虽然人数较少,但依托着有利的地形,顽强抵抗。一名守军小校挥舞着长枪,连续刺倒两名狄人骑兵,却被身后的一名狄人骑士用弯刀砍中了后背。他踉跄着向前走了两步,回过头,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长枪刺进了那名骑士的胸膛,随后便倒在了血泊中。
城墙上的战斗也进入了白热化。狄人骑兵不断地向着城墙发起冲锋,城墙上的士兵则用弓箭、滚木、礌石奋力抵抗。萧策始终站在城墙最前沿,指挥着士兵们作战。他的铠甲上已经沾满了鲜血,有敌人的,也有自己的。亲卫陈武几次想劝他退后休息,都被他拒绝了。“身为将领,岂能临阵退缩?我若退后一步,士兵们的士气就会低落一分。”
战斗从清晨一直持续到黄昏。夕阳西下,将战场染成了一片血红。狄人骑兵损失惨重,尸体和战马的残骸在城墙下堆积如山,鲜血顺着城墙流淌,在地面上汇成了一条条红色的小溪。大乾军队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城墙上的士兵伤亡过半,很多人已经精疲力尽,但他们依然紧紧地握着手中的兵器,警惕地盯着城外的狄人。
狄人的首领见久攻不下,又损失了大量兵力,终于下令撤军。看着狄人骑兵渐渐远去的背影,城墙上的士兵们并没有欢呼,他们只是默默地看着身边倒下的战友,脸上写满了悲伤和疲惫。萧策走到城墙边,望着远处的荒原,心中明白,这只是一场开始,更大的战斗还在后面。
夜幕降临,雁门关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城墙上,士兵们借着微弱的月光,抓紧时间修补城墙,清理战场。萧策回到中军大帐,脱下沾满血污的铠甲,露出了身上几道深浅不一的伤口。军医连忙上前,为他清洗伤口,敷上草药。
“将军,今天一战,我军伤亡两千余人,狄人伤亡估计在五千以上。” 陈武走进大帐,脸色凝重地汇报着战况。萧策点了点头,眉头依然紧锁:“狄人虽然损失惨重,但他们的主力还在,明天很可能会发起更大规模的进攻。我们的兵力本来就不足,现在又伤亡了这么多人,恐怕难以抵挡。”
“那太原府的援军呢?什么时候能到?” 陈武问道。萧策摇了摇头:“快马传信到太原府,一来一回至少需要三天时间,就算总兵大人立刻派兵,援军赶到这里也需要五天左右。我们现在只能靠自己,撑到援军到来。”
正说着,粮官走进大帐,脸上带着焦虑:“将军,粮仓的粮食只够支撑十天了。今天一战,士兵们消耗很大,若后续补给跟不上,恐怕会影响士气。” 萧策的脸色更加难看了,粮草是军队的根本,若是粮草断绝,就算士兵们再有斗志,也无法坚持下去。“先从将领的口粮中节省一部分,确保士兵们能吃饱。另外,派一队士兵去附近的村庄征集粮食,告诉村民们,等战事结束,官府一定会加倍偿还。”
粮官应声离去后,萧策走到地图前,仔细研究着雁门关的地形。雁门关共有五个关口,除了北口,还有南口、东口、西口和中口。北口已经遭受了狄人的猛攻,虽然暂时守住了,但城墙受损严重,明天很难再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