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错题与约定 (1/3)
三月的风带着暖意,吹绿了操场边的柳树,也吹开了教学楼前的玉兰花。白的、粉的花瓣簌簌落在窗台上,带着淡淡的清香,给紧张的高三添了几分温柔。
模拟考的成绩单贴出来那天,方可儿的名字在班级第五的位置,数学成绩后面跟着一个鲜红的“128”。她站在公告栏前,看着那个数字,眼睛亮得像盛了星光,激动得指尖都在发颤。
“我做到了!”她转头看向叶凡,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雀跃,“我数学真的及格了,还考了这么高!”
叶凡看着她泛红的眼眶,心里比自己考了第一还高兴。“早说过你可以的。”他笑着递过一张纸巾,“快擦擦,别让人看见你哭鼻子。”
“我才没哭。”方可儿嘴硬地别过头,却还是接过纸巾擦了擦眼角,“都是你的功劳,要不是你天天给我讲题……”
“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叶凡打断她,语气认真,“我只是推了你一把,路是你自己走的。”
旁边有同学凑过来:“方可儿,你数学怎么突然开窍了?快传授点经验!”
“就是就是,叶凡是不是有什么独家秘籍啊?”
方可儿被问得不好意思,拉着叶凡就往教室跑:“别听他们的,我们快去做题!”
跑进教室,两人都有些气喘。阳光透过窗户落在课桌上,把方可儿的数学卷子照得格外清晰。叶凡拿起卷子,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订正痕迹,忽然想起她无数个夜晚趴在桌上演算的样子——台灯亮到深夜,草稿纸堆成小山,连梦里都在念函数公式。
“你看这道题,”叶凡指着最后一道大题,“你这里的辅助线画得比我还巧妙,以后可以换你给我讲题了。”
“才不要,”方可儿笑着抢过卷子,“你讲题比较清楚,我还没听够呢。”
两人相视一笑,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玉兰花香,也藏着只有彼此才懂的默契。
下午的自习课,叶凡正在做物理压轴题,忽然听到方可儿轻轻“呀”了一声。他抬头看去,见她正对着一道化学题蹙眉,铅笔头在草稿纸上戳出一个小坑。
“卡住了?”叶凡凑过去看,“是有机推断题?”
“嗯,”方可儿点点头,指着其中一个结构式,“这个官能团我总记混,到底是醛基还是酮基啊?”
“你看这里,”叶凡拿起笔,在结构式上圈出一个碳氧双键,“醛基是连在端位碳上的,还带着个氢原子,酮基是在中间的,两边都连碳链。你把它想成‘端位有氢是醛基,中间无氢是酮基’,是不是好记点?”
“对哦!”方可儿恍然大悟,拍了下手,“我怎么没想到!你这个口诀编得真好。”
叶凡笑了笑,刚想说话,就见化学老师抱着一摞实验报告走进来:“下周三要做化学实验,大家把报告提前写好,分组我已经贴在公告栏了。”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期待。他们之前就约好,要一起做实验——叶凡的动手能力强,方可儿的理论知识扎实,正好互补。
下课后,两人跑到公告栏前,在密密麻麻的名单里找自己的名字。当看到“叶凡、方可儿”排在同一行时,方可儿激动地抓住他的胳膊:“太好了!我们一组!”
“我就说肯定能分到一起。”叶凡笑着点头,心里也松了口气。他其实昨天就偷偷来看过分组名单,确认和她一组后,才安心回去做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