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豆沙月饼 (1/2)
中秋前的几天,空气里都飘着甜甜的桂花香。巷子里的老槐树落了满地叶子,踩上去沙沙作响,阳光透过稀疏的枝桠洒下来,在地上织成一张金色的网。
叶凡每天放学回家,都能闻到方家院子里飘来的甜香。有时是黄油的醇厚,有时是豆沙的绵密,勾得他心里直发痒。
“阿姨又在做月饼吗?”这天傍晚,两人一起走到巷口,叶凡忍不住问。
方可儿笑着点头,鼻尖沾了点面粉,像只偷吃的小猫:“嗯,今天做豆沙馅的,我妈说让你明天过来拿。”
“会不会太麻烦阿姨了?”叶凡有点不好意思。
“不麻烦,我妈说多做几个热闹。”方可儿抬手抹了把鼻尖,反而把面粉蹭得更明显了,“再说,是你爱吃的豆沙馅呢。”
叶凡看着她的样子,忍不住笑了:“你鼻尖沾面粉了。”
方可儿一愣,下意识地用手背去擦,脸颊却悄悄红了。
第二天放学,叶凡刚走到家门口,就看到方可儿站在院墙外,手里提着一个油纸包,正踮着脚往院里看。
“等很久了?”叶凡走过去问。
“没有,刚出来。”方可儿把油纸包递过来,“还热着呢,快趁热吃。”
油纸包上印着老式的花纹,透着淡淡的油香。叶凡接过来,沉甸甸的,还带着温热的触感。“谢谢阿姨,也谢谢你。”
“不客气,我妈说让你多吃点,补补脑子。”方可儿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那我先回去了,晚上赏月的时候见。”
“好。”
叶凡回到家,打开油纸包,里面是六个圆滚滚的月饼,表皮烤得金黄,上面还印着“中秋”两个字,边缘有些微微的焦,是方妈妈的手艺没错。他拿起一个,咬了一口,豆沙馅甜而不腻,带着淡淡的桂花味,瞬间勾起了小时候的记忆。
上一世的中秋,他大多是一个人过的。后来父母不在了,更是连口热乎月饼都吃不上。此刻咬着手里的月饼,甜意从舌尖一直蔓延到心底,带着踏实的暖意。
“小叶,方可儿家送月饼了?”母亲从厨房出来,闻到香味笑着问,“你也拿点咱们家的葡萄过去,礼尚往来。”
“嗯,我等会儿就去。”叶凡点头,又咬了一口月饼,“妈,阿姨的手艺真好,比外面买的还好吃。”
“那是,你方阿姨年轻时可是厂里食堂的点心师傅。”母亲笑着说,“可儿那孩子也懂事,你多跟人家学学,好好读书。”
“知道啦。”
傍晚时分,叶凡提着一篮刚摘的葡萄,走到方家院门口。院子里已经摆好了小桌子,上面放着月饼、苹果和一壶茶,方爸爸正搬着梯子往葡萄架上挂灯笼,方妈妈在厨房和院子间忙碌,一派热闹的景象。
“叔叔阿姨,我来送点葡萄。”叶凡把篮子递过去。
“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方妈妈笑着接过,往他手里塞了块月饼,“快坐下,等会儿就开饭。”
方可儿从屋里跑出来,穿着件米白色的毛衣,头发梳成了低马尾,显得格外文静。“你来得正好,灯笼刚挂好。”
叶凡抬头,看到葡萄架上挂着两个红灯笼,暖黄色的光透过薄薄的纸照出来,在地上投下晃动的光晕,映得周围的桂花香都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