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 敢拼会赢 (2/3)
,身后不远处,跟着一辆摩托车。
到林医生街,如两天前一样,延街扫店,不怕不好意思,直接进店,委婉说明原因。
好运发生。
经过两天时间发酵,大家都听说了谢大海的事情,也听说了大红大紫老板正在主持募捐工作。
因此没有一个人拒绝捐款。
只是或多或少,量力而行,但偶尔也能看到,有人咬牙往多捐,叫陈响感动。
相比自己是为了解因果捐款,他们是真爱心捐赠,无私奉献,不求回报。
但如果误入其他人种商店,不用浪费时间,直接转身离开就行,他们为华人捐款的概率较低,不值得浪费时间。
不是说其他人种不为会华人捐款,只是概率较低。
当陈响与李胜来到一家挂‘桂冠商贸公司’招牌的小楼前,李胜主动为陈响介绍,“这家公司老板姓黄,祖上是黄奕住。”
说话时李胜语气里全是佩服、眼神里全是向往,“黄奕住巅峰时期资产比宗庆后和李彦宏加起来还要多,著名的爱国商人、民族英雄。”
2010年东方大国首富是宗,二富是李。
融合前身记忆,陈响近父母介绍过黄奕住。
他的伟大之处在于,真白手起家,真无依无靠。
在荷兰殖民政府的打压下,在日本人的挤迫下,赚到大量财富。
为了针对他,荷兰人为他特别制定法律,招招精准打击其公司。
为了拉拢他入籍,日本人许他与天皇毗邻而居,被拒后恼羞成怒,与荷兰一起打压。
即使如此他也没有加入荷兰籍,也没有加入日本籍,而是把财富带回中国。
当时新中国没有成立,正处于内忧外患的混乱时期,天量财富大多消散。
其后代有的成为商人、艺术家、科学家,还有的成为省长,活跃在世界之林。
他的一生堪称是一部波澜壮阔极限奋斗史,比红牛赞助的极限运动员还刺激,也是福建人的骄傲。
完美体现了福建人‘敢拼会赢、回馈桑梓’的传统,至今仍被闽南侨乡广泛传颂。
不仅是福建人骄傲,还是全世界所有商人的楷模,亦是陈响的偶像,追求目标。
让陈响感到荣幸的是,两人有类似经历。
黄先生14岁刚到三宝垄的时候,在街上剔两年头发,后得华侨魏嘉寿资助改行经商,从肩挑小贩起步。
陈响则是得到徐多田和王丽资助。
两者时间跨度刚好是一百年多一点。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传统,幕捐看似不好意思,其实没有那么难,大家骨子有相互帮助传统。
脑海里想法一闪而过,陈响上前与门卫打招呼,“你好大哥,我们来为谢大海募捐,想见你们老板。”
门卫使用座机电话打出去,挂掉电话后道,“二楼,左手边走到底。”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